>>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在共建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
2007-10-18 10:59

图为2006年春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前溪乡赶羊村的36户藏民入住新居。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地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引起与会代表乃至全社会的共鸣。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社会和谐体现党的执政理念

2000多年前,《礼记·礼运》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00多年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明确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千百年来,大同世界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人民安居乐业,老幼各得其所……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一个目标――建设和谐社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诞生80多年、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艰辛的探索之后,最终确立了这一重大执政理念。它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并以丰富的实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伴随着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的出台,和谐之风劲吹神州,和谐之音响彻全国。和谐,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

“这么多的惠民政策,老百姓十分欢迎!他们希望好政策延续不变,希望党的十七大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实惠!”来自基层的代表、天津市东丽农村合作银行大毕庄支行党支部书记武秀芬的这番话,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许多十七大代表谈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远大目标。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和实现这一美好社会理想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思路渐渐清晰,行动步步深入,促进社会和谐变成明确的目标。

经济实力飞速壮大,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着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十七大代表、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韩先聪认为,我国社会虽然在总体上和谐,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还需要完善和健全;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

“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自重庆律师行业的十七大代表孙发荣如是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十七大报道 | 新华网十七大专题 | 央视国际十七大专题 | 中国网十七大专题 | 搜狐喜迎十七大 | 新浪十七大专题 | TOM十七大专题 | 腾讯迎接十七大 | 网易十七大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