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3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的一声爆炸,改写了中国人海外受袭的历史,中国人第一次单独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目标。
6月10日凌晨,一伙武装分子闯入中铁14局在阿富汗承包的昆都士公路项目沥青拌和站工地,11名睡梦中的中国工人遇难。
四个月后,巴基斯坦又传来噩耗,中国水电13局两名中国工程师王鹏和王恩德,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被武装分子绑架,一人获救,一人遇害。这些新风险相对而言,更为可怕。因为杀人者没有经济要求,没有实施抢劫,只是杀人,杀中国人。
中国反恐专家、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员李伟介绍,以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发生过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但基本都是以勒索钱财为目的。“但新的危险不再单纯以经济为目标,而有时还以政治为主要目的。”
2005年新年刚过,八名在伊拉克(图片-新闻-网页)的中国人被挟持。1月18日,伊拉克武装分子公布了一盘八名中国人被挟持的录像带,并威胁如果中国方面不在48小时内表明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就将杀死人质。
最终,在各方的努力营救下,八名中国人安然无恙回到祖国。这其中,中国外交部的应急机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翟隽事后表示,在人质被挟持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外交部在第一时间上报国家领导人,同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外交部内相关部门和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营救工作当中。
一年半以前,曾经在“全球风险”文章中,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所长郝时远,再次接受了采访。他说,“国家保护公民的意识,在官方、民间越来越强化。对外使领馆处理这些事情,显示出很有经验,反应及时。这,其实也是对国内公民权利保护的一种延伸。”
针对中国人海外安全隐患增多的现象,中国外交部去年7月1日,新设立了涉外安全事务司,重点是应对恐怖主义,以及开展和其他国家反恐方面的合作等。关于中国公民和机构的海外安全问题,外交部办公厅新设了一个“应急办公室”。
同样,外交部领事司的出国提醒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细致。有的时候,甚至一天之内会有两三条不同的信息,对于公民出国前,了解所去国家的情况很有帮助,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编辑:王晶 来源:新浪)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