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叮咚,叮咚——”记者按下门铃后,隐隐约约能听到房内清脆的铃声,然后看到一扇窗户的百叶开了一下又被拉下。但是,始终没有人来开门。按事先查到的电话打进去,也无人接听。很显然,这家人不愿与外界打交道。
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郡唐尼市的一户华人家庭。男主人麦大志5月10日刚刚被判重刑——因“涉嫌向中国泄露军事机密”,66岁的美籍华裔工程师麦大志,被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安那联邦法庭判定有罪,即将面临最长45年的监禁。
“他是冤枉的”
麦大志的家位于唐尼市郊外,是一座别墅,占地约300平米。别墅一层有多个套间,四周是围栏。记者站在别墅门口,明显感觉到气氛非常压抑——四周出奇地安静,住在旁边的邻居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记者。记者走上前去,对附近的几位居民进行采访。他们一听到“麦大志”几个字,脸上的热情就立即消失了,均以“I
don't know(我不知道)”来敷衍记者。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身影,记者越发感到,麦大志案对华人的负面影响正在“发酵”。
记者此行最后的收获,是以不透露姓名为条件,采访到了麦大志的一位女邻居。这位女邻居告诉记者,尽管她家与麦大志家紧邻,但很少能遇到他。不过,在她的印象中,麦大志“英语说得不错,很热情,不似其他亚洲邻居那么陌生”。麦家女主人给她的印象则是“不爱说话,挺文雅的”。另外,“听说他们家的孩子在名牌大学读书”。“政府说他们一家都是间谍……好像现在只有他们的孩子在家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们家有谁出入。”这位女邻居说完这些,就匆匆离去。
记者又来到麦大志此前供职的高科技公司——权模公司。他的一些同事告诉记者,他们只能谈谈对麦大志的印象:他每天工作12小时,非常有智慧,娱乐活动不多,甚至不太愿意外出。其中一位男士说:“他是冤枉的!政府说他试图把一些机密资料‘偷运’到中国,但涉案的所有资料都是公开的,甚至连权模公司都没有将它们列入保密范围。”另一位男士告诉记者,他的同事们之所以不愿说得太多,是因为麦大志家人中至少还有三名成员将于6月5日接受审判,在审判前说得过多“可能对他们不利”。
闪电式被捕
麦大志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会成为“中国间谍”?为何不了解案情的美国人对他敬而远之,而了解案情的则连称他是冤枉的?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发现答案其实就在这起所谓“间谍案”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2005年10月28日夜,洛杉矶国际机场,凤凰卫视美洲台开台元老、广播技术总监麦大泓和妻子正准备登上越洋航班,直飞香港。
在登机口,一名女安检员接过麦大泓的机票,看了一眼便告诉他:“您的机票有点小问题,请随我的同事到隔壁办公室里解决一下,5分钟就好,不会误您和您夫人登机的。”麦大泓夫妇很坦然地进了安检官的办公室。
让麦大泓夫妇感到吃惊的是,在屋内等待他们的是5名膀大腰圆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他们面无表情地要麦大泓夫妇交出随身携带的简易行李,便立即翻查起来。从里面找到的三张光碟引起了特工们的特别重视。其中一名特工小心翼翼地将光碟装进塑料袋,同时将其他物品分类编号。
几乎与此同时,三辆没有牌照的轿车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来到唐尼市郊区一幢别墅前。打头的两名男子按响了门铃,用低沉的声音自报家门:“我们是联邦调查局的,请您开门配合我们执行公务!”
别墅内的灯马上亮了起来。开门的是麦大泓的哥哥、权模公司首席工程师麦大志。紧随其后的是他的妻子赵丽华。夫妻俩吃惊地看着这些“午夜来客”,显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随后,12名特工有的用警戒线将麦大志家圈了起来,有的则开始对别墅进行地毯式搜查。电脑、硬盘、光碟、笔记本、资料夹……特工们将所有“可疑”的东西都装进袋子,然后拎到车上……
麦大志和他的妻子一言不发,只是紧张地相互依偎着,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最后,他们惊恐地听到一名特工说:“你们被捕了!”
惊人的指控
2005年11月1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香港《南华早报》等,纷纷在重要版面报道了麦大志被捕一事。不少媒体在标题中异口同声地说:“FBI特工逮捕偷窃美国军事机密的中国间谍。”
记者从FBI洛杉矶分局提供的资料中看到,麦大志和妻子赵丽华都出生于中国广州,后移民香港,1985年6月加入美国籍,成为美国公民;麦大泓到美国之前是香港一家电视台音频部门的总监,2001年5月自香港赴美国后,着手创建凤凰卫视美洲台。麦大泓也是美国永久居民。
FBI对麦氏兄弟夫妇提出的指控是:“偷窃政府财物”、“同谋”、“偷运机密”和“协助及教唆他人犯罪”四项刑事罪行。一名FBI特工透露,1996年以来,麦大志负责研发用于制造美国海军军舰的静电动力系统。该系统被海军定义为“机密军备设施”,未经允许,绝对不能将任何相关资料泄漏给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FBI指控麦大志从公司“偷运”静电动力系统数据回家,并将属于美国政府的机密技术刻成CD光盘,转交给其弟麦大泓,企图转送回中国大陆。
另据FBI洛杉矶分局的发言人透露,特工曾翻查了麦大志家的垃圾箱,从中找到了一些“被撕碎的中文文件”,其中包括航天电磁拦截系统、航天发射磁性漂浮平台、电磁式火炮系统等资料。
无罪辩护
麦大志被捕后,他的律师、权模公司乃至FBI前高官,纷纷出面为他作无罪辩护。
检察官指控说,“麦大志从1983年开始为中国工作,窃取了美国重要的国防机密。在当中国间谍期间,他窃取了数百件国防系统文件,内容包括武器、核反应堆及美国潜艇推进系统等机密资料”。而麦大志的辩护律师则表示,此案涉及的所有技术资料,都可在公开的研讨会上获得,并不在美国政府管制出口清单之列;而且麦大志准备送出境的信息,也是要在公开研讨会中为大家提供的材料。
今年4月28日,权模公司及其母公司L-3通讯公司派出两名高管,为麦大志进行辩护。L-3通讯公司内部纪律调查官南茜·辛德曼表示,她审核相关文件后发现,涉案的所有文件都是麦大志自己撰写的,并且在2004年美国工程师大会上发表过,因此,这些资料无需政府批准就能携带出境。L-3通讯公司的总工程师肯尼斯·谢利则说,麦大志所携带的文件内容,完全可以在大学教材里找到,而且“没有具体的参数,也没有涉及细节……他只是在谈一个概念而已,所以不会有任何问题”。
致命的“谎言”
但是,律师、雇主合情合理、强有力的辩护,也未能替麦大志扳回局面——2007年5月10日,陪审团采信了检控方的证据,联邦法官于是判麦大志“有罪”,具体刑期将于今年9月最后确定。当法官宣布这一判决时,麦大志的律师当庭失声痛哭,连呼“不公平”!
据了解此案的分析人士称,促使陪审团采信检控方证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麦大志“撒谎”了。
首先,麦大志的妻子赵丽华在上海的一位远房亲戚是位核能专家。麦大志在1996年接受保密审核时,没有填写这一情况。对此,麦大志在接受审讯时解释说,1985年填写移民表时,他没有提供这些情况。1996年接受保密审查时,他认为应当与移民记录保持一致,所以没有交代这一情况。
其次,检控方称,麦大志在其弟麦大泓准备将3张光盘带回中国一事上也撒了谎。但麦大志说,在被执法人员逮捕时,他非常害怕,以为是“光盘出了事”。他不想连累弟弟,因此在FBI特工盘问他是否要将光盘送往中国时,他谎称自己托弟弟麦大泓去香港找一位教授,帮他买一些专业书。后来,特工说已经监听了他们家的电话。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打算托弟媳去广州,替他把光盘交给一位姓蒲的中国人。因为此人想了解美国电器的节能标准。
正是这个善良的“谎言”,动摇了陪审团成员对麦大志的信任,给他惹来了大麻烦。尽管他在法庭上多次表示,自己平常并不说谎,只是因为当时太紧张了,加上不想牵连亲友,所以才没说真话,希望陪审团相信他。然而,陪审团成员很难理解他的这一逻辑。至此,他的不利局面已不可扭转。
官方的四个“破绽”
麦大志所遭指控罪名之重、被判刑期之长、定罪证据之模糊,引起了全美华人的极大关注。那么,美国政府方面的指控究竟是否成立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认为,仅从间谍活动的普通特点来看,麦大志成为“中国间谍”的可能性即为零。
第一,没有哪个间谍会在通电话时既报暗号,又说出自己的真名。FBI曾公布了一段麦大志的汉语电话录音,其中有一句是:“蒲总,我是北美红花的麦先生。”FBI和检方竟说,“红花”二字是暗号。然而,麦大志的辩护律师说,“这太可笑了”,因为麦大泓的贸易公司叫“鸿华”,在汉语中与“红花”的读音极为近似,“FBI对此为何视而不见?”
第二,间谍不会“全家齐上阵”。FBI反间谍中国事务组主管史密斯在出庭作证时说,根据他的专业判断,为了保密,间谍通常不会把家人牵进工作。麦大志兄弟夫妇同时成为间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三,如果麦大志真的是一名间谍,他应该懂得情报传递原则。任何一名训练有素的间谍人员,在向本组织传递绝密情报时,绝不会携带光盘之类目标比较大的物品登机,也不会直奔目标国。
第四,控方称,麦大志在被捕两天后,曾承认自己窃取了情报,并供认了他的中方联络人。麦大志的律师则特别指出,联邦调查人员对麦大志的每次审讯都有录音备案,唯一没有录音的正是所谓“麦大志亲口认罪”的审问过程。这未免让人生疑。
美国式偏见
据记者了解,目前,麦大志案所引发的恐惧,开始在美国华人圈中蔓延。其根本原因是,此案黑白颠倒,从而使华人人人自危。
据报道,就连检方也承认,从麦大志及其弟弟家中搜出的大量文件,以及麦大志弟弟麦大泓准备带出境的材料,大都来自公开的研讨会,属于“公共领域文件”。对此,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律系教授R·克里夫·伯恩说,“如果检方对麦大志的起诉在此案中获得确认,(那将意味着)美中之间的一切技术交流都可被认定为犯罪,就连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佩斯向来访的中国将军曹刚川介绍西点军校的情况,也会被控犯下重罪。所以,美国商学界极其关注此案的审理,因为这很可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为美中交流设下不可逾越的障碍。”
令在美华人气愤和担忧的是,检控方在起诉麦大志时竟同时声称:在美华人的“间谍活动”,采用的是“人海战术”。“如此一来,今后,我们这些在美华人恐怕连‘中国’二字都不敢提了!”一位洛杉矶华人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