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球人都吃饱肚子
[ 2007-08-15 16:55 ]

借“昆虫”打出名声

提起现年52岁的王韧,了解他的人都说,他很国际化——1978年从山西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生,后赴美留学,获得弗吉尼亚综合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85年回国后,填补了国内杂草生物防治的研究空白,取得一系列成果;1992年当选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在参选CG组织秘书长之前,王韧曾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任上干了5年。农科院许多和王韧共事的人,对他的工作作风和能力都十分赞许。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谈起王韧的“发家史”,大家提得最多的,就是1992年的那次国际昆虫学大会。

1988年,国际昆虫学大会宣布中国为下届大会的主办国。中国昆虫学会立刻开始了大会的筹备工作。但1989年,美国昆虫协会的很多会员联名发难,要求抵制在中国召开国际昆虫学大会。重压之下,中国昆虫学会派国际昆虫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张芝利、中国昆虫学会副秘书长张中年和王韧等三人,于1989年底出席美国昆虫协会年会,在会场内外与上百名美国同行谈话,耐心地做工作。王韧还代表中国组委会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一干美国专家最终硬是被他们说服了,一致同意支持国际昆虫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回国前,他们甚至还从澳大利亚争取到了1万多美元的赞助。

1992年6月,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如期召开。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罗干亲自指挥大会的后勤和安保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代表中国政府致开幕词。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那天,115辆大巴满载着3000多名与会代表,浩浩荡荡地从亚运村开往天安门广场,先遣车辆快到人民大会堂时,最后一辆车才刚刚出发。“壮观!解气啊!”回想那一刻,王韧到现在仍很激动,黝黑的脸上透着红光。

举贤不避自己

昆虫学大会的成功举办,使王韧很快在国际同行中打响了名声。他在农科院的位置也变得更加重要起来,一时间,若干个课题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都落在了他的肩上。

王韧说,尽管担子重,说明自己还有用;但地位的提升反而让他“迷茫”起来——“回国7年,我的管理和协调能力是增强了,但感觉在学术上找不到提升的突破口。我急需一个机会,让自己回回炉!”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起点。直到1992年秋,一封从英国发来的电子邮件,给了王韧“回炉”的机会。

信是位于伦敦的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所长瓦格博士写的。他告诉王韧,自己正在物色一名副所长,希望王韧帮忙在中国推荐一位候选人。“推荐谁呢?做这个工作,科研能力肯定要过关,语言还不能拖后腿,相关的国际经验更是必要。”王韧思前想后,最后发现自己倒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于是,他在回复的邮件中敲了几个字:“你看我行吗?”

两个月后,“毛遂自荐”有了结果:经过一连串严格的考察与面试,王韧被录用了。

虽然如愿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但王韧的心头却无法轻松——“导师那边,还不知怎么开口呢。我的导师是邱士邦,著名的中科院院士。以我对邱老的了解,他肯定不同意我走。”

眼瞅着上任期限就要到了,王韧只好硬着头皮,敲开了邱士邦家的大门。“我哼哼唧唧刚把话说完,邱先生的脸色就变了,屋里的气氛就这样凝结了几分钟。他转身走向自己的卧室,说有点累了,让我先回去。可接下来整整一个星期,邱先生都没有上班。”王韧在讲述这段往事时,记者分明看到眼泪就在他眼眶里打转。

后来,还是邱士邦主动来找王韧:“那天你还没说完,我就觉得脑子‘嗡’的一下,后来医生说是左眼的毛细血管爆裂。哎,王韧啊,我们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你走了,谁来做呢!”

望着恩师的疲态和伤心,王韧强打起笑脸向导师保证:“我只希望能再锻炼锻炼自己,但肯定还会回来的!”说这话时,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回来”的诺言那么快便要兑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