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点心和拜把兄弟
回忆往事,冯理达说的最多的口头禅竟是“好玩吧?”在她眼中,过往的历史已经变得淡然,甚至只是有意思的传奇而已。
“我爷爷是个泥瓦匠,为逃避兵役,带着父亲从安徽逃难到河北,在一个偏僻的村落给地主当雇工。父亲11岁那年,奶奶去世了,之后爷爷又不幸受伤,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他身上。为了多挣几两银子,父亲便投身北洋军队,当‘教习’,替长官喊操。”
冯玉祥每天清晨天不亮,就站在操场上大喊“立正”、“稍息”、“托枪”,一喊就是4年。“父亲的‘喊功’练好了,却得罪了行伍中那些睡懒觉的人。他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外国点心’,意思是说他如此卖命,迟早会被洋鬼子打死。但父亲不以为然,反而特意刻了一枚‘外国点心’的图章保存起来。他后来给人写字就经常盖上这枚图章。”
辛亥革命中,他在京畿重地滦州首举义旗,撼动清廷统治。冯玉祥是少有的从士兵逐级升到师长、军长的国民革命将领,以练兵有方闻名。1926年7月,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冯玉祥由绥远率军出征陕、甘两省,与直奉军阀鏖战中原。
1928年初,中国仍处于军阀混战中,蒋介石越来越意识到冯玉祥的举足轻重。“当时蒋介石想用北伐扩大国民党的势力,他知道父亲最恨军阀,就跟父亲说,咱们共同打军阀。父亲一听,特别兴奋,说,好,打军阀好。‘那我认你做哥哥’,蒋介石马上接话。”当时冯玉祥47岁,蒋介石42岁,于是蒋介石就叫他大哥,两人举行了正式的结拜仪式。
“你看看,很有意思的。”冯理达拿出一张《冯玉祥与蒋介石的拜把子兰谱》,其中蒋介石写道:“焕章如胞兄(冯玉祥号焕章),安危共仗,甘苦同尝,海枯石烂,死生不渝。”冯玉祥写道:“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断,在所不计。”
“他们的态度完全不同,我父亲说得很清楚,结拜就是为了三民主义。所以最后蒋背离三民主义,我父亲就不干了。而蒋结盟,什么海枯石烂,只讲江湖义气。”
“不管之后与蒋介石有多少矛盾,在抗日救国这个问题上,父亲始终以大局为重。”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矛盾陡然紧张。蒋介石一直忙于内战,冯玉祥曾多次向这位拜把兄弟进言而无效。“我父亲很幽默,有一天,大白天的打个灯笼,蒋介石说,哎哟,您白天来我这儿怎么还打灯笼,父亲说,‘我看周围黑暗呀,太黑暗!’”。
抗战爆发后,冯玉祥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他号召民众坚持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然而,由于遭到国民党部队和日军的联合夹击,他率领的抗日同盟军失败。抗日不成,冯玉祥被迫在泰山脚下的一个祠堂里过起了隐居生活。
“那段时间,父亲对我们要求极严。除了平日里习文练武之外,他还要6岁的我每周都写100个大字、1000个小字,冬天还要顶着寒风耍大刀。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姐妹独立生活的能力,父亲还说男孩子必须学会缝衣服、织毛活;女孩子要学会开汽车。” 虽然在冯玉祥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一段黯淡无光的日子,但对于冯理达来说,却异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