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医改20多年来,始终没有听到“满意”二字。如今,它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先有卫生部一位司长表态“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后有国务院某研究机构专家称“医改基本 不成功”。根据新一轮医保改革部署,国务院确定的2007年首批79个试点城市,要在9月底前出台实施方案并正式启动。
此轮医保改革有什么突破?百姓能得到什么实惠?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李长安,请他解读关乎经济民生总神经的医保改革“路线图”。
从城镇职工到城镇居民
简单的否定和肯定,对于中国医改这一“疑难杂症”而言,似乎都过于轻率,它需要更大的耐心、智慧和勇气,去反思问题,找到良方。
记者:2007年是我国医保制度的“改革年”,也是改革的关键年。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李长安:宏观上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变,传统的医保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医保制度却仍未建立起来。
我们有句口号,叫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经济生产领域,而基本医疗保障却属于一种社会福利,不应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20余年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把依附在国家体制上的劳动力不断剥离出去的过程,这些群体不断被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外,造成医保制度覆盖面太小,医疗资源配置不公等问题。 于是,老百姓感觉到看病难、看病贵,而这些也让政府头疼不已。
记者: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突破点在哪里?对于解决现行医保制度中的问题和提高居民的实际医保水平,有什么帮助?
李长安: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的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重点突出了“城镇居民”而不仅仅是“城镇职工”,这意味着医保的覆盖范围将大为拓宽。这次改革还特别强化了医疗机会的均等性,解决医 疗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这些都是本轮改革的亮点。
从总体上讲,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不仅标志着我国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的形成,而且也表明了政府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通过政府财政直接补贴居民医疗的方式,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许多以前享受不到医保权益的城市人群,现在享受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公共卫生资源,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实惠。
“全民医保”的梦想和现实
本次医改将纳入以前处于医保真空地带的“边缘人”,一项覆盖全部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建立,加上已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个容纳全体国民的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医保”时代即将来临。但什么事业并非都一帆风顺,“全民医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实现“全民医保”是本轮改革的一大目标,现在是否具备了实现的条件?
李长安: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新型医保制度的支持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为新一轮的医保改革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比如2006年国家财政对全国公共卫生支出达到1312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增长了107%。而今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312亿元资金,比去年猛增了85.8%。应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全民医保”的财政能力。
记者:要真正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目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李长安:“全民医保”计划的实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覆盖范围的大小,更包含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实现“全民医保”,首先离不开卫生筹资体制的改革。在我国的卫生筹资体制中,费用负担过多地集中在居民身上,事实上弱化了许多低收入群体享用卫生资源的机会。因此“全民医保”,必须强调政府的筹资责任。
实现“全民医保”,还要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我国的卫生资源分配高度集中于大中城市和综合医院,而广大农村和城市基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保质、低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这轮医改的现实选择。
实现“全民医保”离不开医疗服务体制的转换。在目前公立医院逐利化、以药养医模式普遍通行的医疗服务体制环境下,医疗机构的片面商业化发展和部分医务人员的“灰色暴富”越发呈现。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定位以及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更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全民医保”离不开医疗资源的公平合理使用。历次医改都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断纠结,新一轮医改必须着重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