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复谈好戏刚开始
[ 2008-07-22 10:19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2008年6月12日9时许,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庆功厅。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面对现场200多名中外记者,同时向对方伸出手去,镁光灯顿时闪成一片。

这次“陈江会谈”是两会最高层“第三次握手”。它距1993年4月两会前领导人汪道涵、辜振甫在新加坡的“汪辜会谈”已有15年,距1998年10月在上海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汪辜会晤”有近10年之遥。

“江先生心里一直在打鼓”

中断了近10年的两会协商谈判重新开启,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高度重视。6月9日,江丙坤一行出发前,马英九、萧万长在“总统府”接见了海基会代表团。马英九说:“我特别提醒大家,大家都在写历史,历史写下去,可能对台湾的未来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全民都对各位有很大的期待”。

也许正是背负着这样的期望,“江先生在双方会谈开始前的那一刻心里还在打鼓”。据了解,除“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个主要议题外,海基会此次还提出“海运直航”、“开放金马小三通”、“共同探勘油气”、“共同打击犯罪”、“共同探讨气候变迁”五项优先协商议题。6月8日,海基会先遣会谈人员抵达北京后,即紧锣密鼓地与海协会人员就上述议题进行交涉。据悉,相关议题交涉会每次都开到三更半夜,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6月12日的早餐会上,海基会秘书长高孔廉一边用餐,一边看海基会准备的“江陈会谈”新闻稿。他过目后显得很担心,因为后续协商议题大陆方面一个还没有答应。于是向江丙坤建议:“在江陈会谈时您再争取一下。”

孰料,“陈江会谈”开场不久,江丙坤提出预拟的后续五项议题后,陈云林竟当即满口答应。当时的场面,几乎让海基会所有谈判代表跌破眼镜:没想到这些原本复杂的议题,大陆方面表态会如此“轻松愉快”。

海基会代表抓住机会跟进,秘书长高孔廉当场加码。他接话说:“香港中国旅行社要到台湾,台湾的中华旅行社也可到大陆。这样,就要在两边互设办事处。”江丙坤更顺势说:“海基会的组织章程里有发签证的业务,以海基会、海协会名义来设办事处,更好。”

陈云林当时没有接话,态度谨慎地想了一下,随即就说:“两边互设办事机构,可落实一下!”陈江会谈结束前,陈云林又重复说了这句话。

在对两岸包机与直航问题敲定细节时,海基会提出台湾的8个航点,包括桃园、高雄小港、台中清泉岗、台北松山、澎湖马公、花莲、金门和台东。大陆方面,海协会执行副会长孙亚夫则在原本的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4个航点之外,为再增加一个南京点而据理力争。双方商定,每周末共开18个航班,北京奥运之后,将再考虑增加到每周末72个航班。

最后,海协会再次提出“全面包机直航”的设想,即让两岸航线真正做到“直航”,或由飞经香港的大弯改为小弯。海基会方面表示,愿意回台湾做这方面的争取工作。

两天后,当海基会代表满载《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和《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等会谈成果返台时,说起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江丙坤很是感慨:“我这个‘对手’,三年不见,真的让我刮目相看!”

从经济专才到两岸问题专家

对陈云林和江丙坤来说,这次“陈江会”实际上是他们两人的“第二次握手。

2005年3月,时任台湾“在野党”国民党副主席的江丙坤,受党主席连战之托,率团赴大陆进行了为期5天的“破冰之旅”,并与时任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的陈云林举行了会晤。从此,开启了国共两党之间50余年来直接交流与对话的先河。但鼓吹“台独”的陈水扁当局,对此百般阻挠,甚至一度以“法办”江丙坤相威胁,大肆推行“去中国化”运动,极力谋求“法理台独”,使台海上空阴霾加重。

3年后的今天,陈江则是身处“两岸冰雪消融,初现春暖花开”之机。两位正在“书写历史”的人物格外引人瞩目。

有人对陈云林和江丙坤进行过对比,发现他两人竟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由“经济专才”半路出家的“两岸关系问题专家”,而且当初学的都是农业。两人的工作作风都以干练和务实著称,仕途上又都属于“老来红”式的人物。

今年67岁的陈云林,是辽宁黑山县人。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在东北工作近30年之久,从齐齐哈尔市一家化工厂的技术员,一路苦干,由厂长、市长等,历练成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

1994年1月,陈云林突然从黑龙江“空降”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出任副主任,并于3年后被扶正。对于这位没有对外事务经历官员的履新,台湾方面一直没有“看懂”就里;而大陆一些研究人士认为,当时两岸经济交往日趋频繁,国台办急需一位懂经济的高官。从此,陈云林在国台办一干就是14年。

今年76岁的江丙坤,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一个贫苦农家。在家中八个孩子中,排行最末,自小父亲举债供他读书。后来江丙坤赴日研修,在东京大学获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直到50岁时,江丙坤才升到驻外“经济参事”职级。1982年,他原以为升迁无望,打算退休。出乎意料的是,在时任“国贸局局长”萧万长的力荐下,江丙坤得以返岛出任“国贸局副局长”,此后仕途春风得意,从“经济部长”一直干到“立法院副院长”,几次和“行政院长”一职擦肩而过。江丙坤工作一丝不苟,事无巨细,喜欢亲自过问,经常直接打电话给办事的科员,因此人称“江科长”。

2000年国民党“下野”之后,年近七旬的江丙坤开始投身于国民党智库工作,并在两岸经营“党对党”平台,与大陆开始了频繁接触,直至这次“陈江会谈”的成功举行。

“拨得云开见日来”

江丙坤在结束会谈回到台北后,本刊专访了他,对他本人及这次会谈的相关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环球人物》:您是何时接触两岸事务的,现在还有什么印象?

江丙坤:说老实话,我与两岸事务的渊源并不深。2003年,我还在“立法院”当副院长时,“立委”庞建国力邀我出任“台湾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董事长,致力海峡两岸提升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建立高科技产业交流合作的渠道与平台。这样,我才有机会经常到大陆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也慢慢熟悉了两岸事务。

《环球人物》:台湾人都知道,凭您的资历和才干,应该是“副总统”或“行政院长”的人选,现在却出任了海基会董事长,您对此有何感触?

江丙坤:这也许是我早年任“经建会”主委时的理想了。只是我后来退出了行政体系,到“立法院”当了一名民意代表(“立法院”副院长),这也很好。其实,陈水扁当年也很重视我,要我在他的“政府”任职,但我坚守“士大夫无私交”之道,拒绝了他的好意。

如今,我年龄大了,如果能在后半生参与一些两岸事务,像辜振甫先生那样,通过沟通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做些事情,也是值得的。马英九先生曾对我说,他要推动两岸和解,“需要你来推动这些政见的实现”。所以,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和十多年前辜振甫先生比起来并不轻松。

《环球人物》:台湾方面对这次会谈是否满意?马英九先生如何看这次会谈?

江丙坤:这次到北京与海协会进行两会会谈,所获得“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主要协议,可以说是两岸近60年来最重大的突破性成果之一。因为这是两岸会谈获得的最具体的成果,也是两岸关系“转暖”一个重要的起点。马英九先生对此成果也表示非常满意。我为能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而感到自豪。

《环球人物》:请您谈谈两会下一步的打算和会谈时间表,您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展望?

江丙坤:这次的两会复谈,仅仅是好戏刚刚拉开序幕。我们已邀请海协会今年10月到台北来进行再次会谈。希望下次在台北的会谈,能有更多的收获。所以,我们现在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为下一次的会谈做好准备。我相信“拨得云开见日来,两岸风雨都度过”的时代已经来临。(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刘一川)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