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机密文件曝光英国与利比亚关系曾异常亲密|IMF前总裁卡恩回国拒绝答问 政治前景不乐观|凯特初恋男友找到新欢 是旧爱翻版?|
环球在线>专题>热点专题>利比亚危机>最新消息
利比亚反对派政权警察开始在的黎波里执勤
2011-09-05 09:04:15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国际进行时


疑问尚存

按塔尔胡尼说法,这些反对派武装人员将临时协助警察部队维护的黎波里治安,当警察部队能够完全管理治安,他们将离开首都。

但对于的黎波里及周边各武装队伍的去向,“全国过渡委员会”内部存在不同说法。

执行委员会临时内政部长艾哈迈德·达拉德2日说,利比亚新领导层已经呼吁来自各地的武装队伍离开的黎波里、返回各自家乡。

“的黎波里已经自由,所有人应离开这座城市,回到他们自己的地方,”他说,“的黎波里的革命军已经可以保护首都。”

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纳齐尔说:“维护的黎波里治安的责任应由的黎波里人自己承担。”

但“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3日在班加西说,“全国过渡委员会”没有要求其他地区武装部队离开的黎波里。他说,反对派武装将在的黎波里周边继续清除卡扎菲部队残余。

警察执勤

经过多日战斗、庆祝或混乱之后,警察3日恢复在的黎波里街头执勤。

现年22岁的警察阿卜杜勒-卡德尔·阿马尔告诉法新社记者:“警察现在回到街头,我们准备再次为国家服务。”这是他们自反对派武装基本控制的黎波里以来首次上街巡逻。

达拉德当天早些时候说,从3日开始,将有大量警察和安全部队人员恢复工作。

“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员阿卜杜拉·图尔基说:“战争已经结束,我们必须恢复工作……这需要花些时间,但终将到来,人们渴望参与重建利比亚。”

的黎波里老城一家咖啡馆店主穆罕默德·阿卜杜拉3日重新开门营业。“我大约一个月前关了店,因为那里已经没有燃料,”他说,“今天我开门了,尽管还缺水,但安全局势好了。”

法新社报道,一些联合国机构开始在的黎波里工作。联合国秘书长冲突后规划特别顾问伊恩·马丁3日抵达的黎波里,打算与利比亚当局商讨如何向后者提供必要帮助。

联合国利比亚人道主义事务协调专员2日宣布,的黎波里缺水严重,但不构成危机,计划向的黎波里提供1100万升饮用水。

阿政府拒绝利军官入境

据阿尔及利亚媒体4日报道,卡扎菲政权部分军队和情报机构官员近日试图通过阿利边界进入阿尔及利亚境内,遭到阿方拒绝。

阿尔及利亚主要报纸《消息报》当天援引安全部门的消息说,近日,超过30名卡扎菲政权的军官和一些武装人员试图通过阿利边界进入阿境内,被阿边防部队拒绝后,他们改向尼日尔方向而去。

自利比亚冲突爆发以来,阿方在边境地区增派大量军队,保持最高级别戒备,并于近期关闭了阿利部分边界。

原政府雇员大多被保留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负责战后稳定的高级官员阿里夫·阿里·纳伊德3日说,将寻求社会和解与宽容,避免暴力,顺利开展重建。

纳伊德带领一个战后稳定小组,成员大约70人,负责起草利比亚短期以及中长期规划,供“全国过渡委员会”参考。按照他的说法,利比亚将汲取伊拉克战后教训,避免过激做法。

美国2003年推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后,宣布解散伊拉克军队,解雇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所有官员,引发社会剧烈动荡,首都巴格达主要博物馆甚至遭抢劫。

相比之下,“全国过渡委员会”决定保留的黎波里绝大部分政府雇员。纳伊德说,“打击重点是(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及其亲信”。他说,先前追随卡扎菲、与反对派对抗的普通士兵和民众不宜视为罪犯,而应当作受害者。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杨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盘点风靡世界的“裸”生活
天体主义在欧美非常盛行,“裸”生活早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看看都有什么有趣的吧! >> 详细

论坛
香艳人像摄影的味道(图)
情色摄影、时尚摄影与人像摄影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时,照片反而更具有吸引力。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