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 ,很多普通民众纷纷开口讲述了自己与这场世纪梦魇之间的故事。他们当中有痛失亲人的家属,有踊跃抢险的救援人员,也有在此次袭击中被判有罪的凶犯的母亲。不论是回忆得知噩耗时无以言表的悲痛,还是看到撞机场面时难以控制的内心冲动,或者是过去10年中挥别过去重新振作的努力,一切都历历在目,感人至深。
***遗腹子母亲:我想让他亲眼看见纽约
10年前,当恐怖分子劫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的时候,32岁的新闻制作人伊丽莎白•特纳正在3500英里(约5632公里)以外的伦敦录制节目。当演播室的所有屏幕画面突然开始播放双子塔着火冒烟的景象时,已经有7个月身孕的伊丽莎白清楚地知道正在纽约出差的丈夫西蒙就在北塔里开会。伊丽莎白拼命地拨打丈夫的手机,但始终无人接听。就这样,她的人生轨迹随着这场悲剧而永远改变了。
11月份,她生下了与丈夫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威廉。在抚养宝贝的最初岁月里,伊丽莎白的生活交织着绝望、痛苦与愤怒。“我总在想,我从一个有着美满婚姻的准妈妈变成了寡妇和单身母亲。我每一秒钟都在问上天为什么这样对我,我对自己的命运愤恨不已。”
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在听了伊丽莎白的抱怨后表示:“不要整天浪费时间刻意去寻找那些能让你幸福的事情,而忘掉了你本来拥有的幸福。”伊丽莎白回忆说:“那句话让我一下子清醒了。我意识到我有威廉,那就是我的财富。”于是,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伊丽莎白经过培训成为了一名心理导师,帮助那些因离婚和疾病等遭遇而消极悲观的人。她的个人回忆录《秋季的蓝天》已在上周出版,她决定将全部收益捐给曾经帮助过她们母子的红十字会。
随着威廉慢慢长大,伊丽莎白开始向孩子解释并帮助他接受父亲在恐怖袭击中遇难的事实。“一天,我们正在阅读有关飞机的书籍,其中有一段关于9•11的内容。威廉认真地问:‘爸爸就是在那里死的吗?’”
伊丽莎白想到,虽然威廉已经渐渐明白父亲是在纽约的一场灾难中离他而去的,但他对于纽约没有任何概念。于是今年早些时候,伊丽莎白带着威廉去了纽约,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零地带。那里的工作人员还给威廉详细讲述了当天发生的事情。“我想让威廉亲眼看到纽约,那也是他父亲最喜爱的城市,这样他也可以或多或少了解未曾见过面的父亲。”
***穆斯林受害者:我要捍卫真正的伊斯兰教
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一共有32名穆斯林遇害,他们的家人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而且还要面对美国社会对他们信仰的误解和攻击。
穆罕默德•萨拉赫丁•乔杜里是在9•11事件中遇难的一名穆斯林,他丢下了怀孕近9个月的妻子和年仅5岁的女儿法希娜。
自那以后,法希娜与母亲和弟弟一直成为外界攻击的对象。面对父亲被一帮声称与自己有着共同伊斯兰教信仰的罪犯所杀的事实,她感到有责任站出来捍卫真正的伊斯兰教。“我们作为穆斯林所经历的一切是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试图去理解一些人比对他们大发雷霆要难得多,”她流着泪说,“极端主义分子把宗教当做发动恐怖袭击的借口。”
法希娜从小就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还不到5岁,小法希娜就发誓再也不吃麦当劳。当别的孩子追捧开心乐园餐时,她却坚持只吃伊斯兰教律法允许的清真食品。到了9岁,法希娜开始过斋月。她11岁开始去清真寺祈祷,并随身携带祈祷用的跪垫。
幸运的是,小法希娜在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她的学校接纳各种宗教背景的学生。去年9•11纪念日前夕,一名牧师威胁烧毁《古兰经》,而法希娜来到学校后惊讶地发现同学们统一穿了绿色的衣服以示对伊斯兰教的尊敬。在一个同学的匡威鞋上,她还看到了“我爱古兰经”的字样。
***罪犯母亲:我的视而不见让他走上极端主义不归路
艾莎•瓦菲的儿子萨卡里亚斯•穆萨维是唯一在美国被判刑的9•11罪犯,他被以阴谋罪判处终身监禁。
瓦菲直到东窗事发都对儿子与激进的伊斯兰分子有瓜葛浑然不知,至今她还在为此自责。“如果当初知道那帮不良分子是极端主义者,我就应该转移他的注意力……我没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地步。”瓦菲说,“当一个孩子回到家,耸着肩,也不听大人话,并说‘你们这些穆斯林都不是好人’的时候,情况就危险了。”
瓦菲回忆了儿子痛苦的成长经历。穆萨维出生在法国,但因为肤色而不被这个国度所接受。他是在谩骂与嘲笑声中长大的。“他暗恋上了一个想见而又不能见的白人女孩……那些伊斯兰极端分子一定是发现并利用了我儿子内心的愤恨。”
现在,瓦菲依然爱着狱中的儿子,而且对他的爱“超越了过去”。同时,为了防止自己的悲剧重演,她决定用实际行动去拯救可能面临同样遭遇的母亲们。她现在是与穆斯林家庭合作的法国女权组织的活动人士,向年轻人和家长传授诸如激进主义、包办婚姻等知识,以过来人的身份向他们现身说法。“我访问学校,与女孩们谈论关于十四五岁的包办婚姻问题。我与家长见面并和他们谈论家庭问题,一定要谈。”
最近,瓦菲在参加一个有关追踪极端分子与促进和解会议上接受CNN采访时,敦促父母们要提高警惕。“你们必须睁大眼睛,敞开耳朵,因为我曾经就太幼稚。当父母没有值得干的工作、学历或资历时候,孩子们就会用对待‘鸡肋’一般的眼光来打量父母。”
***痛失丈夫的美国女兵:派驻阿富汗让我感到充实
拉里•斯特克利兰和黛布拉•斯特克利兰夫妇都是在美国五角大楼服役的军士长。悲剧发生时,拉里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正式退休了,他已经把退休演说的演讲稿准备好了,却再也没有机会把它读出来。
“他的离去给我留下的‘真空’在过去10年都没有填满,”56岁的黛布拉表示,“你没法向前迈出一步,你必须调整你的人生。”她说自己直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接受事实,但至少能够冷静下来。
黛布拉回忆道,由于备受打击,她在失去丈夫后的第一反应就是退役。但后来,在同事和朋友的鼓励下,黛布拉坚持了下来,并在8年后被两次派驻到阿富汗从事反恐事业。她形容自己在喀布尔的两次驻扎是“有生以来最充实的经历”。“我能够与战士们一起战斗,我能够做一些丈夫在死前所从事过的工作。”
***明星退休消防员:现在就要去!
由于一张与布什总统的合影,79岁的退休消防员鲍勃•贝克威茨成为9•11抢险行动中的明星人物。照片中,老人头戴一顶旧钢盔,与手持扩音器的总统站在一辆救火车的残骸之上。它曾登上《纽约邮报》的头版和《时代》周刊的封面,轰动一时。
“我只是一位老人,正在慢慢地老去并且享受着退休时光,这时9•11来了,”贝克威茨回忆说。其实,当天早晨,他已经遭遇了一个重大打击:14岁的外孙在骑单车时被汽车撞了,于是贝克威茨立即赶往现场。在医院安顿好外孙后,他回到家,并从广播里听到了世贸中心发生恐怖袭击的消息,于是马上打开了电视机。
“我听说有一架飞机撞上了双子塔,我看着画面,建筑的高层都在冒烟,随后烟雾被大风刮散。我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当这位已经退休7年的老消防员看到南塔坍塌的那一刻,他明白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了。但他的6个孩子和妻子坚决阻止了他。到了13日,贝克威茨再也坐不住了,特别是听说同为消防员的好友儿子在坍塌建筑的废墟中失踪的消息。“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就这样了,现在就要去!”
于是,穿上旧工作服,贝克威茨冲破了一切障碍进入了废墟区域,开始了抢险行动。这时,贝克威茨突然感到一只手搂住了自己的肩膀,回头一看发现竟是总统先生,他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动!
自那以后,贝克威茨原本平静的晚年生活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他与夫人成为纽约消防员烫伤中心基金会的公共代言人。“我们一直与烫伤中心合作,去医院探望病人,这让我们保持年轻与活力,”贝克威茨夫人说。
***英雄华裔空姐之兄:妹妹只留下一块腿骨
9•11袭击中遇难的华裔空姐邓月薇因在第一时间报告机上情况而被追认为“美国英雄”。近日,她的哥哥邓达民接受专访,细细回忆了事发当天在美国航空公司11号航班上担任乘务员的妹妹。
快10年了,邓达民依然清楚地记得2001年9月11日清晨6点半以后的每一个细节。“早上太太猛然叫醒我听收音机,说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贸大厦。我打开电视,看到第二架飞机正在朝大厦撞去,直觉告诉我这不是普通飞行事故。我立刻打电话给女儿和两个妹妹,在加州中部贝克斯菲尔德的大妹妹说,我们的小妹妹贝蒂(邓月薇)可能就在飞机上,因为她们约好了中午一起在洛杉矶吃饭,然后去夏威夷度假。”
看着电视里世贸大厦不断冒出的浓烟,邓达民不停拨打妹妹处于关机状态的手机。无心再去上班的他只得在家里守着电话,但希望却一点点破灭。直到下午5点,邓达民才从航空公司方面得到确认,11号航班是第一架撞上世贸大厦的飞机,邓月薇已经遇难了。
邓达民一家后来得知,邓月薇在客机被劫持后,沉着冷静地拨通了美国航空公司的地面电话。邓达民在电脑中播放了从联邦调查局获得的复制电话录音,其中邓月薇的声音清晰而镇定。她向话务员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并报告了机上的情况。这段录音记录了邓月薇45岁生命的最后时刻,11号航班随后撞上了世贸大厦。
2002年3月,邓达民接到纽约医学检测中心的电话。“他们找到了贝蒂的一块腿骨,上面还有一些皮肤。贝蒂的腿骨是在距离世贸大厦两个路口的教堂街和维西街交汇处找到的,我们请他们火化了,现在骨灰存放在旧金山以南的科尔玛墓园。贝蒂虽然只留下一块腿骨,但我们仍感到很幸运,因为她回到了她的出生地,和家人永远在一起。”
(来源:中国日报网 王菁 编译整理 编辑:婧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