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见证中国经济重心北移
来源:
2010-09-16 09:05:54
夏季达沃斯在中国已历四届了。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推动可持续增长”,某种意义上——达沃斯夏季论坛之所以常驻中国,也来源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达沃斯夏季论坛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2007年,那一年中国GDP创造了增长13%的新世纪以来的新高。即使经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在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长依旧高达11.1%,真称得上可持续增长的世界典型。
所以,达沃斯与中国的结合就水到渠成了。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大连和天津各主办了两次。应该说,达沃斯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经济的优秀表现,而将主办地选择在环渤海湾的大连与天津,同样是因为环渤海湾的经济这几年的优秀表现。
可以说,达沃斯夏季论坛成为见证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北移。
数据正在告诉这一切。今年上半年,天津市GDP完成4106.48亿元,同比增长18%。而环渤海湾的大连上半年GDP完成2510亿,同比增长16.6%,唐山市上半年GDP完成2084亿元,同比增长16.2%。而珠三角的明星城市广州上半年的GDP是4886.01亿元,同比增长13.6%,深圳上半年的GDP是4215.57亿元,同比增长11.6%。而长三角的苏州上半年的GDP是420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14%,上海上半年GDP完成7980.16亿元,同比增长12.7%。
以上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环渤海湾经济圈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长三角、珠三角。而且这种增速的落差不单纯表现在2010年的上半年,在2007年达沃斯夏季论坛落户中国以来,这种速度的差距已经明显的体现出来。
天津即使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2009年的GDP增速都保持了16.5%的傲人增速。远高于上海去年的8.2%,苏州、广州的11%、深圳的10.5%的增幅。天津这座中国第三大直辖市在沉寂多年后,如果不出意外,在明年肯定超越深圳,三年内肯定超越广州,排名全国第三。甚至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在不远的将来天津还会超过北京。
超过北京的原因在于,北京作为首都重新定位,会将北中国的经济中心交给天津。到今年底,两个城市GDP只相差3千亿左右,按照去年北京10.1%的增速,天津16.5%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天津也是拉下北京6个点的增幅。意味着每年天津可以拉近北京450亿以上的差距,8-10年左右天津就可以超越北京了。
环渤海湾经济圈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好的表现,能够将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昨日明星纷纷斩于马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央政府希望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将所有的筹码都放在珠三角、长三角身上,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言,肯定不是件好事。在中央政府掌控资源极其强大的背景下,很多推进经济发展的资源被更多的放到了环渤海湾经济圈,尤其是该经济圈的龙头城市天津。
天津发展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天津滨海新区,今年上半年其GDP完成2231.28亿元,同比增长25.2%,这是一个让人感觉疯狂的数据,老牌的浦东新区也才增长了16%。而导致滨海新区疯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一些大型项目的落地。新型运载火箭、空客A320系列飞机、乙烯炼化一体化、1000万吨炼油等等这些以央企作为主导力量的大型项目纷纷在天津落地。而一些含金量极高的各种政策也极大的推动了天津为龙头的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发展。达沃斯夏季论坛这个金字招牌之所以放在环渤海湾,而不是长三角、珠三角,这背后中央政府的意图是很明显的。
当然,金融危机让珠三角、长三角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而外向度相对较低环渤海经济圈受到的影响要轻很多。在构筑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中,那些以前劣势的资源反而变成了优势。
还有,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必然逐渐衰竭。而相对基础设施还有大量建设空间的环渤海经济圈,正好可以吸纳这种资金,从而通过投资大幅拉高经济增长速度。天津在2007年投资完成2388亿元,增长29.4%;2008年完成3404亿元,增长42.5%,增速创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而在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6亿元,增长47.1%,再创新高。这种高速的投资增长,是长三角,珠三角难以企及的。
最后,目前环渤海湾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长三角、珠三角到了实现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自然会通过腾笼换鸟方式来实施产业升级,这个过程中必然也会逼迫经济减速。而环渤海湾经济圈还没有这么强大的紧迫感,中央政府对其的要求也不会那么高,所以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必然会继续保持下去。
通过达沃斯夏季论坛可以见证中国经济重心的北移,当然这种北移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一种阶段性的起伏。长远来看,中国需要的经济核心带,不单纯只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这三极,还需要打造成都、重庆、西安的西三角、武汉、郑州、长沙的中部城市群的新的经济拉动极。一个如此大的中国,应该成为多极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