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山东 > 东营
|
东营的嬗变 2010-11-23 09:06
中国日报网消息:去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的东营市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迎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春天。 在东营港与广利港之间1200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区域上,临港产业区 、生态旅游区 、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正在崛起。这使得东营经济迅速发展。2009年东营实现生产总值2076.6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25位。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800亿元,同比增长13.4%;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增长25.5%。 建设高效生态范例 东营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广袤,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为彻底改变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东营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城乡实施林网、水网、路网于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目前已投入23.8亿元,完成绿化面积72.4万亩,植树7400万株,初步构建起了“三网”绿化工程框架,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被命名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按照计划,将再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水系风景化、路域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使这里成为黄河绿洲。 东营已经编制完成了百万亩湿地修复规划,启动实施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和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将把东营打造成为著名的湿地之城。 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全市25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已有20个建成投产,重点培育的“林纸一体化”等8个循环经济链条不断延伸完善。加快发展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开发地热资源,发展农村沼气,被联合国工发组织命名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示范城市。加大低碳排放技术的应用,在清风湖景区建成国家级新光源示范区,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东营利用黄河水,建设湿地生态特色城市,将城市河流、湖泊和湿地连成完整水系,构建“九横十纵”城市主干水系框架,形成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独特城市风貌。目前已经建设了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清风湖景区等重点项目等。目前,“黄河水城”已经国家工商局注册。 高端产业加快聚集 东营是依托油田产业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当地政府按照高效生态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东营规划了210平方公里的高端产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 备、有色金属深加工等六大高端产业,力图建成黄河三角洲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高端产业在国家级东营经济开发区迅速聚集,包括生态工业园、软件园、新能源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迅速崛起。2007年以来,引进过亿元项目60个、总投资453亿元。预计到明年这个开发区的GDP产值将达到1千亿元。 东营港临港石油化工产业区,已经引进了中海油物流园、大唐发电等过亿元项目18个,正在建设中海油、海科、华泰、华懋、鲁中等产业园区。今后三年实施总投资 320亿元的30个大项目,以构筑现代化工产业基地。 东营充分利用15.3万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独特资源,建立湿地生态旅游区,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培育黄河入海口独特旅游品牌。目前,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正式批复,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这里还有长达 413公里的海岸线,拥有180万亩滩涂,具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自然条件。东营在这片区域建设生态高效农业区,加快发展现代生态渔业和现代生态畜牧业。目前,现代渔业示范区4.1万亩起步区工程已完成,3万亩养殖区已投入生产,今年将完成10万亩海参养殖区建设,启动55万亩现代畜牧业基地建设。 基础实施奠定发展蓝图 东营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东营港一期扩建工程完成,2个3万吨级码头投入运营,今年开工建设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和2个5000吨级成品油泊位,并展开25万吨至30万吨级深水油码头前期工作。今年开工建设广利港,建设离济南城市圈最近的出海通道;投资9.3亿元的东营机场扩建工程即将完成。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东营段正在紧张施工。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鞠川江,通讯员孙建斌 编辑:李晶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