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广东东莞银行队球员杜锋(右二)被击中脸部。当日,在2009-2010赛季CBA总决赛第二场比赛结束后,部分球员发生冲突。新华社记者孟永民摄
4月18日CBA赛场又上演一幕令人作呕的丑闻:新疆一外籍球员在与广东某球员的对峙中将其一掌打倒;随后一主队球迷冲入场内挥拳相报;再后,观众席上杂物翻飞,赛场内外、球员通道顿时乱作一团。
这在CBA联赛虽非绝无仅有,却是最严重、最丑陋、最耻辱的一次。因为,卷入这次丑闻的不仅有公然以掌相向的新疆外援,还有节外生枝、肆意报复的好事之徒,有极不冷静的主场观众,也包括被打成轻度脑震荡的那位广东球员。当然,他在冲突初始,有胸顶对方属于“挑逗性”的行为。
悲哉,丑闻发生在总决赛第二回合终场哨已经吹响的时候;痛哉,“4·9”上海球迷闹事丑闻尚在记忆中,竟又出如此大丑,把个CBA丑闻真从季前赛、常规赛,发展升级到季后赛和总决赛。改革后的CBA尽管只有15年历史,但球员打斗、观众与球员冲突、球迷肇事等丑闻之频繁,性质之严重,影响之恶劣,足以让有60多年历史的美国NBA为之汗颜。
NBA对违纪行为的处罚也可谓常年不断,甚至在2004年11月19日还发生过“宫本山事件”那样轰动全美的大丑闻。不过,在其开出的诸多罚单中,属于“非恶性”事件大约占70%,比如球员不服当值裁决的过分不满行为,球员或教练指责批评裁判,以及技术犯规累计达一定次数等等,真正因球员之间、球员与球迷之间的严重冲突的“恶性”事件开出的罚单,却实不多见。而在CBA,这类对打斗、闹事的“恶性”事件之处罚,几成“家常便饭”,15个赛季以来,或多或少,年年都有。
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年来挥拳动脚的球员中,中外球员几乎旗鼓相当,总共累计不下15次之多;而观众起哄闹事已不胜枚举,仅上赛季的罚单就有10多张,本赛季虽然下降到个位数,但刚刚发生的“4·19”丑闻一出,足以“更胜一筹”。
CBA的组织者为提高联赛水平,规范竞赛程序,严肃赛场纪律,做了大量的工作,仅一份《联赛纪律处罚规定》就改之又改,力度不断加码。但事实是,赛场空气依旧浑浊,“恶性”事件屡禁不止。倘若问责,谁来埋单呢?
咎由自取自不消说。联赛组织者也当深刻反省,如何不断改进,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包括对场馆和安保人员维护纪律的要求建议,对裁判掌控比赛责任的要求等等。这些要求虽一直被“不合国情”而容忍忽略,却为净化赛场、防患未然而必不可少。
如今,全国的公共场所几乎都在施行“戒烟令”,唯独CBA网开一面。联赛11个赛区中,只有北京等寥寥几个场馆明令“不准吸烟”,多数场馆一到比赛的中场休息,休息厅、过道内便到处是烟民,赛场内外也顿时乌烟瘴气。试问,在这种恶劣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赛场一有风吹草动,球迷扔件杂物进场,还会奇怪?何况,这种事几乎每个CBA场馆都发生过,特别是那些冲进赛场大打出手的害群之马,有谁被抓、被轰、被禁入场了?球迷违纪闹事,安保确实难以防范,但这不能推卸安保工作总体不力的责任,而这个责任不单单是对CBA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有时,赛场滋事,恐与裁判有关。裁判对某队的不利吹判,或漏判错判,都可能引起球员、教练、球迷的不满。这种不满,有时确因裁判水平不高所致,因此有争议、有情绪可以理解。但裁判是赛场法官,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比赛无法进行。而裁判也应在遭遇个别球员教练纠缠,甚至对自己口吐脏水时,果断“零容忍”,大胆动“家法”。
遗憾的是,很多CBA裁判缺乏自信、自尊,每到这时,往往视而不见,不到忍无可忍,绝不下哨。这也是CBA很少有教练被吹技术犯规、更罕见教练因两次技术犯规被罚出场的注脚。这种宽容,实际上助长了赛场的不正之风,为赛场的违纪行为,留下隐患。
来源:新华网(记者 梁希仪)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