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由知识产权新闻宣传中心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共同完成的首次“中国公众知识产权文化素养调查”结果今天(4月22日)在京公布。按照为本次调查数据处理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标记,我国公众总体的知识产权文化素养指数为42.1,绝对值属于中等偏低。不同地区间的差异较大,广东和北京列居前两位,指数值分别为51.0和49.6。
此次调查客观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并不均衡的现状。本次调查历时4个月,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除香港、台湾、澳门之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共回收有效问卷15373份,调查置信度达到了98.6%。
据介绍,本次调查结果取得的数据比较客观、全面地展现出了社会各阶层对知识产权的认知程度、态度和需求情况;内容涉及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反不正当竞争、科学发现权与外观设计权。
在所有被认知的知识产权内容中,以专利的认知率最高,比例为85.9%,其次为著作权与商标权,比例分别为75.7%与70.0%;地理标志与反不正当竞争的选择率则仅为9.3%与9.0%;再比如有48.2%的公众了解知识产权是财产权;35.2%的网民对在互联网上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作品行为有正确的认知;61.4%公众坚决反对盗版等等。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新闻宣传中心的朱宏主任指出,这个报告为进一步改进中国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量化依据,同时也对我国公众知识产权文化素质有一个指数量化的了解;而对于数值中等偏低的结果,一方面说明在短时内我国达到了这样的结果是值得欣慰的,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据了解,此次调查结果通过了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公众知识产权文化素养调查”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基础性工作,调查结果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此次的调查未公布企业的部分。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员表示将在今后结合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再公布部分调查结果。(中国日报记者
庹燕南 编辑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