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8日报道: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深圳市红十字遗体捐献接受中心今天正式成立。据悉,目前深圳市已经有6000多人进行了器官捐献登记。
在中国,虽然很多人还仍然抱守尸体不能破坏的传统观念,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也在不断改变自己的意识。
在深圳,自从2004原来深圳卫校的遗体库被撤销以后,这个城市就没有了遗体接收单位,但市民捐赠遗体的愿望还是表现的很强烈,这6000多人都是遗体库被撤销以后表达了捐赠愿望的。
为了满足公众意愿以及科研需求,深圳大学医学院联合深圳市红十字会成立了该中心,所接收的遗体将被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
据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赵丽珍介绍,在这之前,由于没有医学教学科研机构,没有接收单位,因此从2005年起,市红十字会便不再接受遗体捐赠,但仍然有6000多人来红十字会做了遗体捐赠登记,而且其中愿意捐赠多器官和遗体的人数约占到三分之二。
她表示,深圳这个城市的人们思想非常开放,非常支持遗体捐赠工作,他们在挑战传统观念方面表现的要比其他很多地方的人们更勇敢。
据了解,市红十字会将负责遗体捐献宣传、登记和联络工作,深圳大学医学院负责中心遗体捐献的接受和管理工作。
深圳市红十字会从今年1月1日起恢复接受市民捐献遗体。所接收的6具尸体也已经进入该中心。
得益于媒体等方面的大力宣传和教育,深圳市是在遗体捐赠(特别是眼角膜捐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城市之一。
在目前6000多登记捐赠者中,有291人表示要捐赠角膜,有32人志愿捐赠一个以上的器官。
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赵丽珍说,深圳的这些捐赠还只能使当地的科研人员受益,因为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遗体异地运输, “在广东的其他地方有很多医学校和科研机构非常需要尸源,而这些地方离深圳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办理尸体异地运输时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一家法律网站工作的安博•李告诉记者,那些愿意捐赠遗体的人都是有大心脏的人,“对于我来说,捐赠器官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实在无法接受我的遗体被用作医学研究和制作标本。”(中国日报记者 陈虹 编译/编辑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