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欧盟出台7500亿救市“强心剂”捍卫欧元|萨科齐曾因与布吕尼缠绵晾外国元首|意总理与妻子将达离婚协议 赠别墅砍赡养费|
澳大利亚应该接受一个崛起的中国
2010-05-11 07:06:43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11日报道: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力拓间谍案和中铝收购案,藏独干扰奥运圣火传递,澳方允许疆独分子热比亚参加澳洲电影节更使得中澳关系一度坠入低谷。这也迫使我们重新去认识中澳关系,探求中澳关系麻烦频生的原因,并寻求改善双边关系的路径。

实际上,冷战终结以来,中澳关系在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澳经贸关系的发展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明显的收益。据澳方统计,2008年,中澳贸易额达683亿澳元(约合608亿美元)。其中,澳对中国出口330亿澳元(约合294亿美元),澳从中国进口353亿澳元(约合313亿美元)。中国是澳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2008-2009年度,澳中双边贸易跃升至830亿澳元(约76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对象。特别是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澳大利亚顶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拉动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进程中,2008-2009年度,澳大利亚出口总量仍然实现了增长。中澳两国还是重要的投资伙伴。截至2008年底,澳大利亚累计在华投资项目8954个,实际投资58.2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在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30亿美元,主要涉及能矿资源领域。但就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中澳关系中仍然暗流涌动。

近期中澳关系中之所以出现种种摩擦,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方面,目前,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而这种增长能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资源的有效供给。由于中国对澳大利亚丰富的煤矿资源和铁矿资源有着刚性的需求,一部分短视的澳大利亚企业家试图以此来要挟中国,提高矿产资源的价格。部分澳大利亚学界和政界人士对此也予以附和。这成为中澳双方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在每一年头一个季度,中澳双方总要围绕着铁矿的价格问题展开谈判。中铝与力拓谈判签署协议,也被认为将损害澳大利亚国家资源行业利益和国家安全。

其次是安全方面。在地理上,澳大利亚和中国相距遥远。中国不可能对澳大利亚构成现实的、具体的威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澳大利亚认为地区安全具有联动性,中国的崛起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增长必然打破地区的力量平衡,产生外溢效应并波及澳大利亚。在新出版的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中,澳大利亚专门提及中国的发展和地区定位。并将此作为澳大利亚军事现代化建设的潜在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发展,也引起作为南太平洋天然大国的澳大利亚的顾虑。担心中国会侵犯其势力范围。这种战略判断无疑会进一步助长“中国威胁论”在澳大利亚的传播。

最后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和多元社会的国家,但盎格鲁裔族仍然主导着这个社会。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澳大利亚主要还是倾向于西方。同时,与英美大国一样,澳大利亚对亚洲国家有着根深蒂固地优越感。一方面,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人权、自由和民主现状表示高度关切。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国内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了解甚少。在澳大利亚诸多媒体看来,中国是一个意识形态另类的国家,一个独裁、专制、爱冒险和具有攻击性的国家。在藏独和疆独等问题上,澳大利亚政府态度模糊。致使藏独和疆独在澳屡屡制造事端。澳大利亚政府甚至还准许疆独分子热比亚参加澳方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澳大利亚政府在此方面的不作为和媒体不负责任、夸大其词的报道,一度误导公众,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总体上看,近来中澳关系的不和谐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澳大利亚自身战略定位的模糊不清。充分表明致力于在东西方之间扮演“桥梁”作用的澳大利亚在面对中国崛起和东亚复兴这一冷战后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变迁时的战略困惑和无所适从。一方面,澳大利亚希望中国成为地区稳定的坚强柱石,同时又对中国的快速崛起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特别是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在国际关系的某些领域,澳大利亚可以对中国构成牵制,但又无法抗衡中国在全局上对其的反牵制;一方面想参与东亚合作,分享东亚合作的红利,同时又想另起炉灶,打造澳大利亚版的亚太区域合作蓝图;一方面为自身东亚特质的匮乏而苦恼,又无法摆脱对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深深眷恋和依赖。

实际上,作为一个亚太地区的中等强国,澳大利亚的能力与抱负二者间天然存在着不对称。选择合作,避免对抗才是其在国际体系中的生存之道。

应该看到,尽管中澳之间出现了一些麻烦,但双方合作的大局并未受到根本性的破坏。要避免双方的分歧变为结构性的矛盾。首先,在领导人和政府层面中澳两国需要建立战略互信,着眼双方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共同致力于建设和谐地区而不是以对方为假想敌;其次,需要加大两国智库学者的学术交流力度,开展第二轨道外交,为引领双边关系发展建言献策;第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国民间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等领域的相互往来。

长此以往,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会变得可亲、可信。在澳大利亚民众心目中,中国将不会是威胁,而是机遇。(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杨丹志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日本艺伎四十年代真实旧照
日本艺伎最初全是男性,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说唱逗乐谋生。约1750年出现了第一个女艺伎。 >> 详细

论坛
世博会历史上的中国人
从当年的旁观者逐步走上今天东道主的位置,百年世博上海梦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