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22日报道: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即。与第一轮相比,有什么新特点?有什么新议题?会达成什么新结果?成为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与去年7月底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相比,本轮对话有几个新特点:
1、 第一轮是在中美关系发展势头非常好的情况下召开的,双方有意借对话平台具体实践积极合作全面关系。因而会谈气氛融洽,双方姿态友好,有一种“锦上添花”的味道。本轮对话则是在双边关系经历大起大落、正在转圜的背景下召开的,因而有修补、稳定关系的意味。
2、 第一轮对话重在建立新机制,实现奥巴马新政府高官与中国高官的接触与沟通,因此务虚的成分更多一些;而本轮对话则显然更加务实,双方都想借此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3、 第一轮对话的前提是中美已经达成积极合作全面关系新定位,两国似乎对双边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确定;而本轮则有一种重新给双边关系定位、定调的意味,因为经历过去几个月双边关系的起伏,两国都在重新审视对方,都在重新思考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对话可能成为今年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双边活动之一。本轮对话将可能有以下几重意义:一是塑造气氛,进一步转圜中美关系。中国作为本论会议的主场,将尽可能体现待客之道。不将对话变成吵架会,而是成为真正增信释疑的协商会。通过对话进一步实现中美关系的稳定。二是解决问题。双方都有常常的问题清单,有些是重叠的,有些则有明显利益冲突。就美方而言,人民币汇率问题、金融监管问题、中国市场环境问题、中国自主创新、政府采购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等是经济对话的主要关切点。其中,为换取中方此次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有所弹性,美方有意推迟财政部汇率政策报告,可谓用心良苦,显然希望以此给中国施加软压力。双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如何过招,是最大看点之一。对中国而言,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问题、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等等,也攸关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而从战略对话角度看,美国似乎更关注伊核、朝核、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等问题,更强调中国要增加核战略透明度。对中国而言,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南海问题等仍是关注的核心内容。双方如何陈述立场、晓以利害从而达成某些问题的解决,值得关注。三是着眼长远。S&ED创立的初衷,原本就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规划中美关系。目前中美关系处在历史节点,中国对美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战略意图有所疑虑,对奥巴马近期对华政策的走向拿不准,而美国对中国往何处去也开始产生新疑问。国际社会因此也在议论中美会不会走向新冷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应对,必将带来长远负面影响。利用这个场合,分别地真实地阐述自己的战略意图,发展方向,打消对方的疑虑,将中美联合声明规定的原则上具体落实。而S&ED的适时召开,显然有助于双方借此平台重新阐述各自的战略意图、彼此对中美关系长远发展的基本考虑。这个意义应该高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S&ED虽然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双边交流机制,但它也只是中美60多种交流机制中的一种。因此对其也不应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目前美方有媒体放风,称如果中国政府不再人民币汇率问题有所松动,则此轮对话就算失败,进而声称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根本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这种看法十分错误。当前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多变,美国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欧洲金融危机已然风险来临;“天安号”事件使朝核危机更加紧张,伊核危机则因近期伊朗与土耳其、巴西之间的协议产生新变数。凡此都需要中美两国大国加强协调与沟通,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另一方面,中美关系原本就是一对复杂的双边关系,存在各种问题十分正常,指望通过一次对话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关键在于把握对话的精神、本着协调的原则、着眼问题的解决、谋划长远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对话应该牢牢服务于稳定中美关系的大局。(作者 袁鹏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