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28日报道:经过两天的密集会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200名美方高级官员代表也于前天返回美国。对于这次重要的对话,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首先,在中美两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寒冬期后,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举行在稳定和改善双边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战略与经济对话紧随中美两国高级政要互访、两国最高领导人电话会谈、胡锦涛主席出席核峰会(并与奥巴马进行了长时间的秘密会谈)、奥巴马会见新任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美国财政部推迟发布可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中国支持新一轮的对伊朗核制裁之后。以上的每一步,都为缓和长时间以来紧张的中美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本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规模空前。从来没有哪两个国家,能将如此之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汇聚一堂,广泛讨论影响两国关系的各种问题。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部门都会阻碍双边关系,因为政府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议事日程,这些议程或许和国家利益以及领导人意见相左。一般而言,政府部门都是垂直管理,而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大优点就是将两国垂直的政府部门放到同一个平台,共同商讨问题。这使得政府部门可以在两国之间以及本国之内形成更大程度的合作。
第三,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所讨论问题的范围之广,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国家关系包括三种,双边关系、地区关系、国际关系。而为期两天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涵盖了所有这三个方面的关系。
要推动两国合作,中美关系的各项议程就必须非常广泛深远。当然,目前就所有问题达成的一致还极具迷惑性,因为中美在国家和国际利益、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政治体制方面存在很大分歧。但是只有将所有问题摆上台面,两国的关系才能成熟的发展,形成长效合作。
第四,我们应当知道,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对话的平台,而不是谈判。因此,此次对话的目的是将中美关系放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无需就具体问题达成一致。尽管这样宽泛的对话很有必要,但是中美两国还是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形成一个联合的工作小组,再接下来的一年有效运作以解决具体问题,并为战略与经济对话可能达成或实施的协议铺平道路。
在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机制在一些领域已经形成,如美中商贸联合委员会、新成立的中美投资论坛以及其他的60种对话机制。但是除了美中商贸联合委员会,其他的对话机制都是短期的,并不像两国联合工作小组那样,会整年运作。
第五,虽然第二轮经济与战略对话的主要目的是对话,但是我们还是要问,对话最终达成多少协议,今年的对话取得多大的进步?我们不可能马上知道所有的成果,因为对话所形成的东西还需要进一步的实施(尤其对中国而言)。同时,中国不想直接通过对话就与美国绑在一起,特别是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
战略与经济对话就能源安全合作和中美学生交流达成一系列谅解备忘录。美国官员一再强调美方将在未来4年内派遣10万名学生到中国留学,而中方承诺将为这10万名留学生提供奖学金。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26项成果,主要涉及能源、环境、等领域。但是这些领域之外的成果,并不引人注意,诸如非法采伐、非法建筑,在美国国家植物园建造中国园等。中美双方简单地申明对话将继续就安全、军备控制、核不扩散、地区和国家问题、反恐以及人权等领域展开。
但是中美双方都忽略了一些当今的重大战略问题,重建国际新秩序、亚洲安全体系结构、双边军事交流、朝鲜半岛和伊朗核问题以及中美两国在地区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国际发援助、西藏台湾问题,以及最为重要的中美建立政治军事互信机制等。
除了非法采伐、建造中国园、反腐等问题外,或许国际战略问题应该是最应该被讨论的,但是对话最后公布的文件却没有涉及这些问题。这说明,一旦这些问题被讨论,中美很难达成一致。因此,建立战略互信仍是中美关系之间的弱项。这也正是为什么中美之间需要就这些问题举行更为密集的低级别对话以及组织更多的交流活动的原因。
因此,第二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只能说是相对的成功。从整个对话过程来看是成功的,但结果却不那么喜人。但是如果没有这样一次深入的接触,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合作就不会取得进展。双方存在分歧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只有通过这样密集对话分歧才会被减少和化解。如果战略与经济对话能继续推进发展,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会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得益。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5/28/content_990249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