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7日报道:石一龙患有精神分裂症。2010年6月24日对他来说算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标志着他在朝阳区精神病托管服务中心渡过的第十个年头。
这位38岁的北京土著一直以为他将会在这所坐落在北京东郊的民办疗养所渡过余生。不过随着中国政府近期加大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加上公众对于精神病和精神病人的不断了解,石一龙说他又看到了重新开始的希望。
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只有在他父母或者有责任能力的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石一龙才可以离开疗养所。但是,因为他父母已年过花甲,身体状况都比较差,担心他病症会间歇性复发,两位老人无法照看,石一龙到现在也回不了家。
石一龙自己也承认他会时不时地感到焦虑、害怕,甚至绝望。
“其实这些感觉袭来的时候我都知道,”他说,“只要我自己独自静一会儿就会觉得没事了。”
现年49岁的杨云是这里的首席护理,也是这家疗养所的创办者。早在1999年她就开办了这间疗养院。她自己也认为石一龙的状况已经相当稳定,如果按时用药的话,即使复发,病情也完全可控。
“但是按照要求,病人是否可以出院回家最终是由他们的家属或监护人决定的,”她说。
石一龙说他以前总觉得自己像是被抛弃了,不过现在他开始理解父母的无助:即便父母能够带他出院回家,他又能做什么?他真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重新开始新生活?
“我可能会整天都待在家里,除了看电视以外什么也不干,”他说。因为他认为父母不会随便让他在外面走动,如果他被接回家的话。
在中国,人们对精神病一直以来都存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人们通常把精神病看做是一种诅咒,一种家庭耻辱,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而可以缓解或治愈的疾病。
加拿大籍精神科医生费立鹏(Michael Phillips)是北京回龙观医院最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之一。他回忆起15年前自己在湖北省的一个县城里开展工作时,那里的人们对于精神病的偏见特别大,“要是你在精神病院当医生,你连老婆都娶不着,”他说,“当地人甚至认为心理疾病是可以传染的。”
不过,以他在中国这二十多年的经验来看,他认为中国在过去的十年之中,尤其是像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地方的媒体对像抑郁症这样的精神健康问题经常报道。但是,根据他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中国农村地区有60%的居民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抑郁症”这个词。
由于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偏见,石一龙以及像他这样的患者很难再融入到社会中,更不用说找工作养活自己了。
“如果这样的话,我宁愿待在这里(疗养院),”石一龙说,“在这里至少我可以跟别人聊聊天,打打扑克牌。”
“很多人觉为有精神病的人就是完全疯了的那种,” 杨云说,“实际上,很多患者大部分的时间里处于完全正常的状态。像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这样的精神疾病只会间歇性地发作。”
杨云解释说,这就意味着即便有些精神病人有时候会比较危险,但是完全拒绝给予他们工作机会是不公平。她说她眼中的理想状态是允许他们对社会做出他们能做的任何贡献,同时要密切关注他们的状态,确保他们能及时吃药,及时获取心理辅导。
然而,即便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精神健康方面的治疗和康复渠道也是十分有限的,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地区。
一份最近由北京大学发布的报告指出,与美国一样,中国1000人里有15个人患有抑郁症,但是中国精神病方面的专业医疗人员的配比却又只有美国的1/43。
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开始采取严肃的措施,情况将会有所好转。
卫生部已经在上月底宣布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在全国改扩建550家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
杨云将这些举措看作是中国推动精神卫生发展的一个新篇章。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公众意识的提高,杨云设想着有一天她的疗养院有可能会进一步“成长”为一个专供精神病患者居住、工作甚至结婚的社区。
“你可以说这是个梦想,但是这是一个有一个可能会实现的梦想。”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life/2010-07/07/content_1007458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林淑娟、祁潇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