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25日报道:1997年的夏天,出生在美国的Lulu Tsao第一次跟随到北京访问教学的父亲来到中国,第一次去体验一直流淌于自己血液中、自己却几乎完全陌生的另一种文化。那一年,这个出生于纽约,在新泽西长大的女孩儿6岁。
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最开始对于中文的抗拒。但是渐渐地,她结交的中国朋友,感悟到中国式的幽默,为这个女孩儿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她开始享受学习和运用这种语言的快乐。她特别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版的《西游记》,每次总会兴奋不已。
但是曾经的那些与中国的联系远不能跟今年夏天的快乐生活相比。
在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生物专业念大一的Lulu,放弃了去全球第二大制药公司Merke的实习机会,来到了北京。
“虽然我在这儿的实习岗位和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但是这样我可以自己去听去看去感受这个国家,而不是仅仅通过国外看到的新闻和父母的描述。”
只身在北京的生活对于Lulu来说是一次难忘而激动的经历,Lulu的父母也希望她借此机会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
实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都让Lulu难忘:她自己安排计划了一次到昆明的出差,在火车上和其他旅客畅谈、玩儿扑克、分享零食;骑车22公里穿过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在北京的郊区品尝农家乐;在老舍茶馆看表演;在大剧院欣赏红楼梦。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帮助这个19岁的女孩儿不断填充着一个更加立体的中国的形象。
Lulu说:“我尝试着尽可能地用汉语在工作和生活中和别人交流,非常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语基本可以应付日常的沟通。不过如果聊到一些专有名词,还是需要别人进一步地解释才能弄懂。”
越来越多地像Lulu一样在美国出生的华裔,或者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美国的年轻一代,选择通过假期实习来了解这个和他们血脉相连但却知之甚少的国家,尤其是那些把中国纳入到未来职业规划的学生。
17岁的Jackie Wei利用今年的暑假第二次来到北京实习。她7岁时去了美国,每两三年就会回一次中国,以便能够尽可能多地探望爷爷奶奶和其他亲人。
今年读高三的Jackie希望能够申请到耶鲁大学的新闻专业,所以想多实践一下看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
Lulu认为:“我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其实比外国人更难。因为其他人以为你完全可以明白他们说的。当你不明白时,他们就会很崩溃。”
对于像Lulu这样在英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而言,如果想要回中国找工作,语言能力很关键,但却远远不够。
Troy Wu出生于无锡,5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居美国。今年夏天,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他参加了学校的一个实习项目,在百度获得了商业分析实习生的机会。
Troy的中文对于平时的工作应付自如。他的口语流利,并带着浓重的无锡腔。
但是他仍然有一种“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感觉,不确定如果将来真的能在中国找到工作,是否可以完全适应。百度“西方式的工作环境”让他能够很快地融入,但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相比美国的随意,还是让他觉得有些过于正式。
今年20岁的Troy一直都很关注有关中国的信息,和父母分享他们在故乡生活的记忆也是他的一大乐事。
2008年奥运会之前,Troy离开故乡之后第一次回到中国。
眼前的家乡无锡已然和他幼时模糊的记忆截然不同,北京和上海的现代化也超过他的想象。
Lulu发现,中国不断增强的影响力不仅仅吸引着华裔来大陆实习,也让很多外国的学生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机会。
她说中文在美国校园里很流行,她的很多校友都会选择汉语课来完成第一年的语言学分。并且为了鼓励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哈佛和北京、上海的一些跨国公司和本国企业都有合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实习机会。
来自韩国的Monica Suk选择了中文作为大学的专业。从小学开始,Monica每周都会参加4个小时的汉语学习。
08年奥运会时,Monica结识了很多外国人,他们或者和自己一样到中国学习汉语,或者学习其它课程,这让她更加坚定自己选择的正确。
Monica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外媒驻中国的记者,在北京成功的实习经历被视作是未来职业计划的良好开端。
她说:“我的好多同学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到中国工作,但是语言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是最大的两个障碍。”
“从小,父亲就一直告诉我中国会成为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也是父亲执意要让我选择中文专业。现在我更强烈地感觉到他的建议是明智的。”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2010-08/25/content_11201274.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郭书含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