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8日报道:进入21世纪,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引领和推动下,中非关系步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具体表现在合作机制日趋完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容日益丰富,合作方式更加灵活,合作主体更趋多元化,合作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合作成效更加显著,中非双方都从合作中受益匪浅。
中非经贸合作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可喜局面:双边贸易实现跨越式增长,2008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对非投资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底,投资存量已超过80亿美元(非金融类),我国已经成为对非洲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非工程承包业务迅猛拓展,10年间增长近25倍,非洲业已成为我国在海外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对非援助成效显著,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非援助惠及50多个非洲国家,共建成成套项目900多个。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非洲国家在金融、电信、旅游、航运、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对非经贸合作不仅成效斐然,而且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特色和优势,这在对非投资和援助方面尤为凸显。
我国对非投资的平稳、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下列因素:其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经营思路;其二,实现了行为主体由政府向企业的转换,并形成了以企业为投资主体,政府指导与监管,投资基金与银行提供融资的新局面;其三,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企业投资实现了独资、合资、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相互结合,并开创了“安哥拉模式”、“自贸区模式”等为代表的多种对非投资新模式,其中“一揽子项目”的投资模式收效尤佳;其四,注重资源投资与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结合。目前,我国在非投资企业已超过1600家,投资主体形成国有、民营、个体三分天下的格局。
较之投资,中国对非援助的传统和特色更为明显。首先,我国对非援助的政策理念保持了很强的连续性,始终奉行不对经济援助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反观西方国家,其在冷战前后的对非援助政策则变化很大,突出表现在对非援助附加种种限制性条件。其二,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目的旨在增强其自力更生的能力;在援助领域和项目的选择上,更多的是根据非洲国家的意愿和需求,优先考虑民生项目并注援助项目的实效性。其三,我国对待非洲国家基本上一视同仁,普惠所有建交国,不存在特定的偏爱国家;而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的援助对象国则多系前殖民地国家,因此非洲舆论批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利用援外工具在后殖民时代延续着前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传统关系。其四,我国对非援助信守承诺,无论内外环境发生何种变化,只要做出承诺,就一定会兑现,而西方国家则多是口惠而实不至;此外,我国合作人员的敬业、奉献精神也得到非洲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赞誉。
我国发展对非合作既立足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契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转移的现实需求,但同时也充分兼顾非洲国家的发展愿望和实际需求;互利双赢构成了中非经贸合作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取向。伴随着中非合作的快速发展,中非型战略伙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实践证明,中非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愿望和需求;它不仅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也促进了非洲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非洲的国际地位,拓展了非洲的国际合作空间。
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的快速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关注,并担心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会侵蚀或损害西方的利益。毋庸讳言,中国与西方在对非合作的政策理念、合作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中国与非洲开展经贸合作并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中非合作始终持开放态度,从不排斥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中国在非洲所得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所失,反之亦然。在这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非洲有商业竞争是很正常的,事实上,在如何促进非洲发展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均有各自的优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障非洲的利益,有利于非洲的发展,这是问题的关节所在。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9/08/content_1127147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宏明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