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吵架递枪给老公 妇女被控谋杀亲夫|英老翁搜集千台收音机自建博物馆|法无四肢男子横渡英吉利海峡 |
拾棉花能手——徐玉兰
2010-09-17 06:15:0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17日报道:新湖农场,新疆 。周三一大早,徐玉兰从住所走了约3公里,来到新湖农场的一片棉花地,等待本年度在这里拾棉花第一天的到来。

当棉花上的露水蒸发后,她就可以开始拾了。

“我更喜欢摘棉花,”今年42岁的徐玉兰说。她来自华中的河南,是一个身材苗条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拾棉花工。

八月底,她就抵达了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西北130多公里的新湖农场。可是在开始的几天里,她一直都在摘西红柿,因为今年春天少见的寒冷天气推迟了农场收获棉花的时间。

“棉花没有土,比西红柿干净多了,”徐玉兰笑着说。

新湖农场今年种了20万亩棉花,估计共需要1.5万名象徐玉兰这样来自疆外的拾棉花工。而新户农场的棉花种植面积只占到全疆的一小部分而已。新疆出产的棉花占全国棉花年产量的大约三分之一。据官方估计,今年新疆的疆外拾花工总数将达到30万人左右。

这一数字比往年最多的时候下降了不少。最近几年,新疆正在逐步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同时由于拾棉花工成本的上升,加大机采棉花的面积。

今年徐玉兰拾棉花的净收入将达到1.2元一公斤,比往年的平均标准高了近百分之五十。

她是一个拾棉花的能手。据她自己说,她一天最多能拾180公斤棉花,按照今年的标准最多可以一天赚200元左右。另外,她今年在新湖农场要摘一个月左右的棉花。虽然她要坐将近44小时的火车加3个小时的汽车才能从河南老家到农场,但和收入比还是值得的。

而且如果留在老家,夏收已经结束,徐玉兰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做。

不过,拾棉花是一个艰苦的农活,要求拾棉花工整天在秋天的太阳底下弯着腰。

和其他拾棉花工一样,徐玉兰在地里的时候要戴着一顶长鸭舌帽,腰上系着一个很大的口袋。

不过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她不需要通过戴手套防止手指被晒干的棉花花萼划破。

“我没有戴手套的习惯,”她说。多年拾棉花的经验使得她的手指能够任意在棉花中间穿越而不受伤。

当摘下的棉花装满半个口袋的时候,徐玉兰说她就坐在口袋上面拾棉花。

“这样我就不用老是站着弯腰,”她说。

天黑时,徐玉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其他拾棉花工一起步行回到住的地方。

介绍他们来农场的中间人买了成堆的面粉和白菜放在那里,还雇了一个厨师帮他们做饭。

“我们三餐有包子和白菜汤,”徐玉兰说。显然她比较满意在农场的生活。

吃完晚饭后,或者是下雨不能拾棉花的日子,她就待在住处,洗洗衣服,也很少出去。

“可惜我们没有电视机,”她最后说。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0-09/17/content_1131468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严洁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令人汗颜:日本的光屁股节
>> 详细

论坛
9月吃蟹好季节
阳澄湖的大闸蟹已经成为金秋9月餐桌上最美味的一道大餐。来看看各地美味的螃蟹美宴吧。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