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0日见报专栏文章:隐私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 说说中国的社会现实。
我上一篇专栏评论的是一些人以保护乘客隐私为由,反对在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这篇文章在中国日报网刊发之后,引发了许多读者跟贴发表议论。
有趣的是,对我的观点持支持和反对态度的两派人数相当。持支持态度的人当中包括几名中国网民,而表示反对的则是清一色的老外,这一点,从他们的用户名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风格就可以看出来。
对于读者在我的专栏后发表的网络评论,尤其是那些批评性的言论,我很少给以回复。然而这一次我却想说点什么,因为我感觉到,隐藏在这些评论背后的个人心态, 恰恰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个有趣的话题。
留贴的老外中多数人表示担心,在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有可能意味着政府对公民的私人生活将会有更多的干预。这种担忧并不难理解,因为西方人将个人隐私和表达自由视为两项最重要的人权。
一位留言者质疑道:“在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是想监控人们的道德行为吗?还是想监听人们的私人谈话呢?”
另一位则说:“我们怎么才能保证摄像头这一科技手段是被用来预防犯罪,而不是被用于另外某种邪恶目的呢?我们根本无法保证这一点。”
我相信并且赞赏这些老外在对于中国人权问题表示忧虑时的真诚我尊重这些外国朋友的忧虑。但我必须指出,他们的评论恰恰反映了一种对于中国的偏见。这一偏见产生于他们头脑中那个冷战时期的中国形象。
我对历史研究甚少,不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达到成年之前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对公民言行进行广泛监控的现象,或者这种监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然而我却清楚地记得,从我进入成年起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之间的那些年里,我要时常向组织汇报思想的;我的学校同学或单位同事如果有什么行为不端,也会遭到周围的人的揭发。
那时候,人们在发表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时确实十分谨慎,“言论自由”确实是受到限制的。但即便是那时,我也从未见过或者听说过有什么技术手段被用来监控百姓的私人生活。
过去三十年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组织汇报”的做法也被彻底摒弃不用了。如今,公民在表达个人观点方面享有更多的自由。
现在,登陆任何一家中国网站,你会发现聊天室、论坛和博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字,从对政府的批评到有关性经验的讨论,内容非常多元。甚至在印刷媒体当中都会看到批评政府决策的文章。不过,应当说我们的言论自由并不是西方所定义的那种言论自由。
在某些问题上,中国的普通公民的确对各级政府有着许多抱怨。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他们政府正在运用技术手段窥探他们的私人生活,他们是不会相信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这件颇有争议的事。多数中国读者支持这一做法,对此,上文提到的我们的外国朋友也许会感到难以置信。无疑,他们会为如此多的中国人自愿放弃隐私权而感到困惑不解。
但事实就是如此。
对此,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公众和社会利益的思想在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当人们认识到接受车内摄像监控是公民社会义务的一部分时,他们是不会对短时间内暴露在镜头之下感到不快的。
第二,当前的社会现状尚未完全达到安全有序,因此对于监视器这种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防范危险、抵御犯罪的工具,中国人是不会弃之不用的。
诚然,个人的隐私权是十分宝贵的。但在中国,眼前有些东西可能比隐私权更需要得到保护,譬如,人的生命安全权。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2010-10/20/content_1143471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中国日报》总编助理刘式南 刘式南的工作邮箱:liushina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