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6日报道: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对中国读者来说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他曾影响过一代中国作家,学者认为他今年的获奖也会对中国文坛和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巴尔加斯·略萨如果在九十年代获得诺奖,我会心存疑惑,”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西班牙语文学专家陈众议说:“那时他正放弃之前的宏大叙事,走向个人化的写作。”
“而在本世纪初,这位作家开始回归传统的文学情怀,回到民族关怀,”陈众议说:“此时他的获奖表明这一文学潮流得到肯定——这能很好地启发最近三十年来趋向于从探索大我到小我、从关注外部世界到内心领域的中国作家。”
这位曾竞选过秘鲁总统的拉美作家有着明星般的外表和在拉美作家中较为突出的科班身份(文学博士)。他的作品随着八十年代国人对拉美作家的阅读热潮中介绍到中国,“其主要作品都有中文译本,(那一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没读过他作品的,”西语文学研究者和知名译者赵振江说,并列举了莫言、余华等作家。
赵振江认为巴尔加斯·略萨的获奖是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坛地位的一次凸现,他希望能唤起年轻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他们带来新的启发。
研究、译介巴尔加斯·略萨的学者认为其文学创作最大的特点是在艺术手法上的多样性。
“他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翻新的创新力真是让我惊叹,他从不刻意追求形成某种写作流派,”中国大陆首位巴尔加斯·略萨的译介者赵德明评价道。
“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追求创新和小说的艺术。他也向人们证明了小说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结构的艺术,”陈众议说。
“他的获奖也为最近几年来不断让人失望的诺贝尔文学奖挽回了面子,”陈说。
巴尔加斯·略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过中国。赵德明因商讨翻译事项与其在北京有过短暂一晤。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赵德明说对作家的印象是“非常热情和坦率的人”。
“我们在1994年的7月见面,主要是讨论《水中鱼》的翻译。那时他跟我提到了他的创作计划,后来果然都实现了.”赵德明说。
“第二年我在西班牙再次见到了他,因为时间更为充裕,我们彼此坦诚地谈论了文学和人生。我对他直言‘幸亏你总统选举失败,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一个如此优秀的作家’,他也没生气,笑笑就过去了。”赵回忆说。
“我和他的联系就是译者和作者的联系”,完成了数种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翻译的赵德明说,对于作家获奖,赵表示他只是用平常心去看待。
“我从西语的报道中看到(获奖后)作家很快就恢复了日常生活,也开始正常授课了。他看得平淡,我也如此,”赵说:“太在意就是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如何如何了。”(中国日报记者 梅佳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