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8日报道:据中国驻印尼使馆和国家旅游局官员称,中国在印尼的居民和游客在这次印尼的天灾中没有人员伤亡.
一位国家旅游局的官员周三告诉中国日报, “目前没有接到有旅行社关于我国游客在灾区滞留的报告”。
印尼使馆新闻官王妍周三下午通过电话告诉中国日报记者,据使馆了解,没有中国公民伤亡.“灾区附近的巴东等地区有一些中资企业和员工,已撤离到安全地带,没有人员和财产损失”。
王妍还透露,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印尼红十字会提出捐赠3万美元。
至于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巴厘岛地区,这次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
中青旅市场推广部的戴蓓蓓告诉记者,“中青旅目前在巴厘岛约有30余位共两个团的客人,巴厘岛无震感,行程未受任何影响,一切游览休闲活动正常,并会按照行程计划将于未来二至三天陆续回国。中青旅后续团队也将照常发团,目前没有客人要求退团。”
常飞印尼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国泰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均向记者确认,目前该公司飞往雅加达的航班均正常运行.
据美联社报道的最新数据,截至周三晚上,死亡人数已上升至272人,另有412人失踪.
印尼苏门答腊岛以西的明打威群岛25日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海啸,浪高达3米,明打威群岛中的南巴盖岛和北巴盖岛上的约10个村庄遭海浪袭击,从26日17时开始,印尼爪哇岛中部的默拉皮火山连续喷发4次,火山灰喷发的高度达到1.5公里。目前已造成28人死亡。
2004年12月,苏门答腊超过9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22万6千多人死亡。
印尼又一次成为海啸的受害者,其海洋安全预警机制再次遭到质疑。
2005年1月26日,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和东盟签署了《建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技术平台的行动计划》。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总结了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的经验、教训,重点围绕进一步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提高东南亚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加强信息共享,通过建立亚洲区域地震台网,为地震海啸提供早期预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下一步的联合行动方案达成共识。
然而,这一计划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研究室东南亚学者骆永昆指出,东盟国家受制于“东盟方式”,协议签订了之后并不强求实施,而是靠成员国的自觉性,“这就导致很多协议签了之后都做不实,出现区域合作问题”。
国家海洋预报中心一位资深工程师指出, 这次印尼海啸是局地海啸,影响只是明打威周边几个岛,而且它是往西向印度洋扩散,对中国没有什么影响,中国南海的浮标也没有测到。
“地震无法预测,只能监测。中国的海啸预警机制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在时刻监测,”他说。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world/2010-10/28/content_1146841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程光锦 忻鼎鼎 张菁、王笛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