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前银行高管向维基解密提供2000富人逃税信息|纳米纤维酷似头发 男子花15英镑告别“秃顶”|老鼠骚扰唐宁街10号?卡梅伦家里家外不得安宁|
中国日报精选
增信释疑,重新起航
2011-01-18 07:27:4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8日报道:1月19日,胡锦涛主席即将对美国展开重要国事访问。如果说邓小平1979年访美正式为两国外交关系起航,江泽民主席1994年访美为后冷战时期两国关系发展调焦、1997年访美为两国面向新世纪设定原则框架,那么胡锦涛主席此访则是在国际体系转型的关键时期和中美关系承上启下的转折关头为两国关系重新定调,也因此意味着两国关系在经历三十多年风风雨雨和2010年起伏波折后面向未来三十年重新起航。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访问无疑是一次历史性访问。

奥巴马上台以来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的戏剧性演变表明,中美关系正处于新的历史岔口。两国实力地位的变化、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异及国际体系与地区格局的变迁,都使得中美关系具有某种新的特质。两国战略竞争的全面性、战略博弈的深刻性和战略较量的危险性在明显增加,如不及时管理和有效规范,不仅可能使两国关系偏离正轨、滑向全面对抗,而且对正处在金融脱困、国家转型的全球各国而言,也绝对不是好消息。

正因此,两国官方及战略界都在思考化解之道。奥巴马2009年11月访华,两国签署新的联合声明,可被视为以积极姿态稳定中美关系的努力。而胡锦涛主席在时隔一年零四个月之后访美,亦显示中国领导人期待继续推进中美积极合作全面关系。这一来一往,加之期间两国首脑高频度地会见,预示着双方都希望维持两国关系和平稳定大局,并探讨新的战略稳定之途。毕竟,支撑中美关系过去三十多年的旧有框架似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两国关系的发展要求。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一些美国有识之士提出中美应以新的政治文件重新确立新时期两国关系的发展新框架,正是从历史和战略高度看到这一现实之后的思考结果。因此,有理由相信,胡主席此访将为两国最高领导人以大视野和新思维推动两国构建长期战略稳定框架谋篇布局。

要想构建真正体现双方意志、具有长久效力的稳定框架,必须首先立足现实、解决问题。当前最大的现实是如何增信释疑。2010年两国关系的几番起伏,严重破坏了本不牢固的战略互信,加深了彼此猜忌和战略疑虑。中国不少人士认定奥巴马政府正在全面调整对华战略,巧妙运用金融、军事、外交、政治等综合手段遏制中国,并从地缘上对华搞战略包围,因为美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快速崛起挑战其地区和全球主导地位”;而美国战略界也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中国正在改变韬光养晦原则、松动改革开放方针、弱化和平发展战略,外交表现得“强势”、“傲慢”、“咄咄逼人”,因为中国“以为美国正在衰落而中国在崛起”、“美国对中国的需求开始大于中国对美国的需求”。可见,彼此认知误区之深、战略猜疑之重,已到了严重干扰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地步,如不及时澄清和沟通,必将把两国关系带向全面冲突的边缘。胡主席此访,不仅将同奥巴马总统深入交换看法,也将在多个场合发表重大演讲,还将参访企业、学校,解除美国人民,这正是双方增信释疑的大好机会。确立彼此互不为敌、合作共赢基调,阐释各自真实意图,表达建立互信意愿,进而使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是两国和国际社会对胡主席此访的重大期待。

增信释疑的目的在于使两国关系重新起航。而要顺利向前迈进,还需排除暗礁,绕过险滩。经贸问题上的“再平衡”和安全问题上的“再保证”成为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最重大问题。在经贸问题上,美国紧盯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等涉及中国金融安全、发展方式的重大敏感问题,中国则关注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松动出口管制等互利互惠的重要议题。双方能否实现突破,关键在于美国方面能恪守受经济问题非政治化的基本准则,从国际大局和两国互利的高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在安全问题上,两国共同关注朝核、伊核等问题。在朝核问题上,两国追求和平、稳定、无核的共同目标,但对目标的理解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不尽一致,受韩国、日本等第三方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因而在是否重返“六方会谈”等问题上暂时无法达成共识。但如果真正从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努力使东亚“告别冷战”的角度看问题,美方理应更大气、更包容些。人们有理由期待双方在朝核问题上立场接近,达成共识。在彼此分歧严重的对台军售等问题上,美国同样存在重小利与看大局的矛盾问题。已故的美国前副霍尔布鲁克曾经对此提出过建设性看法,值得认真借鉴。

胡锦涛主席的对美访问无疑将为两国关系的重新起航奠定基础。但重新起航并不意味着前面一片坦途。相反,随着两国利益捆绑愈益紧密、利害程度日益攸关,双方的竞争、摩擦无法避免。美国对台军售、总统见达赖、人权、意识形态等老问题依旧存在,海上、太空、网络安全等新问题已然显现,在联合国改革、金融体系变革、气候秩序构建等全球性问题上两国的分歧也十分明显。中美关系已超越了单凭高层访问就能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阶段。要真正实现长期和平稳定,还需要两国战略界、经济界、军方以及两国人民继续深化与拓展既有合作机制,并以理性健康的心态看待两国关系的新变化。

英文原文请见: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1/18/content_1187138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袁鹏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极致美!太空摄影照片
难得的太空摄影,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向您展示了星球的大气磅礴,给您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 >> 详细

论坛
世上十大奇特蘑菇
作为蘑菇世界中的明星和佼佼者,它们选择奇异的形状和绚烂的色彩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