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5日评论版头条文章:日本里氏9.0级世纪强震及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核泄漏,强震之殇不仅给日本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也成为全球的重大灾难。近年来,大量碳基能源消耗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以及生态系统持续性退化导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一次又一次的全球巨灾让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和环境灾害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因此,建立全球联防抗灾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和应对跨国家、跨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已经刻不容缓。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的人口迅速膨胀,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不断加大,巨灾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联合国机构“国际减灾战略”2010年1月在日内瓦发布全球自然灾害最新统计报告指出,1990年至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258起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3万人死亡。2000年至2009年,全球共发生3852起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超过78万人死亡,近20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600亿美元。其中,亚洲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最严重,死伤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85%。
无论是地质灾害还是气候灾害都具有一个共性,即通过灾害链的传递与放大,其影响与防范均远远超出直接受灾地区。此次大地震所处的东海岸集中了日本大量钢铁业、石化业、制造业、核电工业等日本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被称为“京滨工业地带”,这将对日本工业产业造成重大冲击,而日本作为全球出口大国,出口世界所需的重要工业品,像高质量的钢铁和其他金属材料,汽车发动机,微型轴承,这些重要的工业产品如果长期无法恢复生产,很可能对世界供给产生一定冲击,对本已十分脆弱的世界经济产生重创。
可见,全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面对危及全人类的全球变暖、资源短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共同性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免受全球性挑战困扰和危机的冲击而独善其身,特别是巨灾频频来袭,更突显全球危机应急和治理结构的重大缺失。
目前,从国际层面看,存在着157个自然灾害相关国际组织,比较重要的如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国际减灾战略”的执行部门、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海啸协会、国际红十字会以及各国的灾害救援组织等等,但由于上述组织和机构呈现碎片化分布,尽管这些机构也发挥了重大的赈灾减灾作用,但是缺乏统一调配资源和综合协调的能力,因此如何整合政府、企业与社会减灾资源,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实现减灾由一国(区域)防范到全球联防,迫切需要建立全球统一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首要的是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有两种思路:一是以联合国牵头成立“全球巨灾应急管理中心”,由其负责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国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作,协调世界各国联合监控防治自然灾害。二是整合现有的自然灾害组织的资源,铺设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各种组织、机构的联系管道,实现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有助于实现统一筹措资金、安排各种灾害监控防治研究项目和防灾救灾资金用度,把现在分散的自然灾害监控防治项目集中起来,解决全球范围内灾害监控防治总管“缺位”问题。
事后救助不如事前防范,只有建立全球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灾害风险防控能力。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有较为成熟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普遍在应对灾害方面的经验都显得不足,因此建立全球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就是要实现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将世界各国国内现有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实现联网,并在缺少预警系统的国家和地区增设预警装置,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国内的灾害预警系统,将各种探测全球大气、地质、洋流变化的探测器密布地球所有区域,实现“海陆空天”全方位监测预警。
要逐步完善各种措施和应急机制:一是要制定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明确各个国家、地区和各个国际组织在突发灾害面前的职责任务;二是形成联合救助机制,要在联合国架构内,各成员国共同签署自然灾害救助协议,各成员国有义务尽快派遣救援队到灾区实施救助;三是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贮备,完善各种国际救援组织的功能,形成全方位救援格局;四是组织国际间的应急演练,提高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合抗灾救灾能力;五是在自然灾害高发国家或地区,推进防灾救灾的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当地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要建立国际救援基金以此解决国际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国际社会所依靠的自愿捐款制度,包括政府捐助和民间募捐,但有些时候认捐的款项可能不能全部交纳,甚至往往是调用资源,造成其他方面的资源匮乏。因此必须有一种长效化机制,以永久性的全球基金支持一个全盘的政策框架。
也可以通过建立全球自然灾害保险系统的方式解决资金投入、保障和损失补偿的问题。由全球灾害应急管理中心牵头,与成员国商议确定险种,并以此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巨灾保险制度。
灾害全球化让所有国家都处于同一风险链条,唯有建立全球统一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才能最小成本、最大效率地应对危机。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thinktank/2011-03/15/content_1217177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