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7日报道:中国五矿总裁周中枢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五矿已经开展了海底勘探与采矿、输送及选冶试验等环节的重点研究。五矿所属长沙矿冶研究院目前正在就锰结核、多金属硫化物、钴结壳开展深海采矿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周中枢曾在两会提案中表示,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供需缺口矛盾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我国陆地矿产资源日益短缺,金属价格攀升是必然趋势,加快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日报》就海洋矿产的话题与周中枢深度对话:
Q:关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五矿的主要建议是走出去,还是做好本国海域的矿产资源开发?
A:对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我们的建议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在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试验式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开展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勘探申请,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国家长期经济发展增加矿产资源储备。
Q: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如何理解?
A:众所周之,海洋面积占到地球面积的70%多,深海海底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富含铜、镍、钴、锰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含金、银、铅、锌的热液硫化物等等。它们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指位于所有沿海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其总面积达2.5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面积的69%,占地球表面积的49%。据初步估计,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海底,富含铜、镍、钴、锰等的多金属结核达700亿吨,折合铜、镍、钴金属量20多亿吨。
目前,陆地矿产资源日益短缺,而金属价格的又大幅上涨,这使得海底矿产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经济性。比如说国内,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将继续提升对金属原材料的需求,但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又比较高,供需缺口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制约。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必然之选。国际上也已经有很多企业走在了前面,例如一些国际性大公司已介入海底硫化矿开发,如澳大利亚两个公司(Nautilus、Neptune)在西南太平洋地区拥有超过50余平方公里海底硫化矿勘探执照和申请区,韩国在汤加专属经济区申请勘探,日本在其自有专属经济区开采硫化物以补充稀土供应等等。
深海与陆地迥异,地形复杂,巨大的水压、水对电磁波的强烈吸收、海水强腐蚀性等等,给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带来巨大难度,目前,我们正在加快该领域的科技研发与试验,紧跟国际趋势,早日实现深海采矿的战略构想。
Q:五矿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什么?有什么实践经验么?
A: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上,我们拥有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专业科技力量也是国内最顶尖的。目前中国五矿已经开展了海底勘探与采矿、输送及选冶试验等环节的重点研究,正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Q:海洋开矿会不会成本太高?对海洋生态会不会造成影响?
A: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开采环境为2400米的水深,年产量为100万吨原矿的生产规模,每吨矿石的成本是80美元,这包括从海底采掘输送到船上、脱水处理的全过程。如果我们矿石的价值超过80美元,我们就是可以盈利的,这个数据是很鼓舞人心的。
一般来说,海上采矿会有很多的环境研究和评估,也会执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规章,采取更多降低环境损害的措施。正是由于海水的容量巨大,采矿活动的影响程度远小于自然现象和灾害带来的影响,所以,现在被业界和国际社会接受的一个观点是:海洋采矿可能比陆地采矿对环境的影响要小。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3/17/content_1218348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琦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