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25日报道:26岁的佼雪(音译)在中信建设有限公司德黑兰办公室做经理助理,虽然自称“懒惰”,但佼雪工作得非常出色。
作为外籍雇员,佼雪每个月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币为13,500元,比中国大陆的工资水平高了3到4倍。
公司提供住宿和医疗保险,还负担佼雪每年回家探亲一次的往返机票。已经工作了三年的佼雪,确信如果自己回国的话一定可以得到晋升。
590万去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9.3%,依然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佼雪却说自己“根本就没有找过工作”。
“是这个工作找到了我,因为我的专业是波斯语。”佼雪说。
佼雪于200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起毕业的同专业同学还有9名。之后佼雪在北大继续学习波斯语文学,她是当年这个专业招收的唯一一个研究生。
波斯语是伊朗的官方用语,在中国学生学习的外语中被视为“小语种”,学生人数相对很少。同样的“小语种”还有比如希伯来语、梵语、乌尔都语、缅甸语、菲律宾语、斯瓦希里语和波兰语。
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十年里,像佼雪这样学习各种“小语种”的学生充实了中国外交的力量。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大概70年代末,大学生毕业之后国家都会分配工作,那个时候北大毕业的很多学生都进了外交部。”北大东亚语系教授吴杰伟说。
现在毕业生都是自主择业,其中的一些会选择去公司并成为这些公司海外拓展项目的骨干力量。
吴杰伟说经常会有中国的公司和外企问他下一批学生毕业是什么时候,因为这些“小语种”专业每隔3到4年才会新招一批学生。
“如果这些公司知道比如今年我们有一个学某种语言的学生毕业,他们会制订相应的拓展计划,比如今年或者明年会将业务拓展到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吴杰伟说。
“当我和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说这些情况的时候,他们都觉得难以置信。如果你学得不错,我只是说不错,并不一定要是最优秀的那个,那你根本不用操心工作,工作自己就会找上门来。”
学校向学生们推荐学习“小语种”时,会告诉他们以后几乎可以不用为工作操心。李淳刚(音译)就是在学校的建议之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了豪萨语。
“我的第一志愿是西班牙语,但是后来被调剂到了豪萨语。最开始我挺沮丧的,因为我当时对于非洲的认识仅限于电视里看到的饥荒和战争。”李淳刚说。
但是现在的李淳刚对于这个专业的看法完全转变。豪萨语是西非和中非最重要的本土语言,流利的豪萨语帮助李淳刚找到了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工作。从2008年开始,李淳刚负责一档周播的豪萨语的脱口秀节目,同时也编译一些新闻。
李淳刚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将来可以成为驻尼日利亚的出镜记者。
“我希望能够在尼日利亚出名。我想像着自己每天在电视上出现,然后当尼日利亚人打开电视的时候他们会惊讶的说‘快看,这个人是谁?他竟然会说我们的语言,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life/2011-03/25/content_1222574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Tiffany Tan 编译 郭书含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