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威廉大婚民众欢庆 不列颠岛南热北冷差距大|蒙古含胚胎恐龙蛋化石展出 从波兰人手中截获|英国历史学家称发现“绿林好汉”罗宾汉之墓|
中国日报精选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2011-04-01 06:39:44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1日报道:Peter Hessler,中文名叫何伟,他以描写中国现象而著称,是个喜欢四处奔波的人。这个美国人现正寄宿于北京的一个朋友家,推广他的新作,《寻路中国》。

他逍遥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衣服散落在卧室的地板上,他的妻子Leslie T. Chang,也是一位作家,正在将这些衣物塞进洗衣袋中。

采访当天,他住处的阳台上洒满明媚的阳光,那里成为我们暂时的落脚点,不过我们不得不戴上墨镜交谈。

他说:“这其实是我们北京奥运会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在美国我们居住在科罗拉多州西南部。Leslie和我这次会在中国呆上一个月,参加各种文学节,同时和这里的朋友交流感情。”

任何人在读《寻路中国》的时候都会体会到何伟用风餐露宿换来的真切感受。此书是他“中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首部《江城之畔》发表于2001年,被视为他描写中国的经典之作,销量在20万册左右。

尽管何伟在游历时驾驶着租来的汽车,但他还是会在卡车停靠站过夜,在为卡车司机们提供的宿舍里美美地睡上一晚。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想借此休息一下,”他说。“每周我会找一天在某个地方放松一番,因为这实在让我精疲力竭。”

《江城之畔》讲述了九十年代中期,何伟在扬子江畔的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当外教时的故事。看过《江城之畔》和他的第二部著作《甲骨文》的粉丝们,同样也不会对《寻路中国》失望。

该书写了近十年之久,由一个主题衔接着三个不同的部分,讲述着在一个不断向前迈进的国家中,千万人组成的移民大军寻求优薪酬工作的故事。

第一部分讲述何伟在驾车沿长城行驶的过程中,一连看到好几处村子因为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正走向衰亡的景象。

在第二章中,何伟来到一段位于被废弃长城遗址脚下的三岔村。慢慢地,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里,留守的村民们接受了他,这有利于他观察中国社会的整体变化。第三部分讲他来到浙江,在那里结识了一群打工者,这些人的工作是制作胸罩背后的金属小挂件。

何伟说,他希望通过对所到之处的观察,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主题。令他伤感的是,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消失,虽然在其他地方亦是如此,比如欧洲和美洲,但在这里的速度更快。

实际上,41岁的何伟具有创造性的写作风格源于他的老师--普利策获奖作家John McPhee,在向John McPhee学习之后,他又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罗兹奖学金,学习英文创作。

精彩的作品源于对质量的追求。何伟承认写作是一个长久酝酿的过程,是大量笔记、起草和不断改写的结果。

何伟是旅行作家Paul Theroux,海明威和奈保尔的推崇者。他本人的作品并不拘泥于某种流派,而是注重展现更深层的东西。

他说:“我把《寻路中国》看作是一本旅游读物,也可以视为社会学、人类学、或者新闻学方面的著作。”

他作品中的中国之所以和许多西方版本不一样,是因为他和这片国土靠得更近。在涪陵师专做志愿者的两年帮助他熟练掌握了中文。

在《寻路中国》中记录着何伟在当地人眼中他传奇的一面。也许当地有人一辈子没见过外国人,觉得他兴许就是一个中国人,只是被赋予了超强的语言能力。

“我想如果当时能有个翻译,那就是另一番境地了。人们会问我到底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外国人会用中文流利地交谈,还开着车。”他说。

作为《纽约客》驻北京的撰稿人,何伟更喜欢缓慢地创作,不喜欢被出版商的截稿期限所束缚,这使他的作品读起来带有从容不迫的味道。

“我只是写了本书,然后发给出版社,如果他们愿意出版,就可以。写书的魅力在于你可以完全自由地支配它的命运。这些书卖得好,但不像《美食、祈祷、爱》那样叫座。我希望他们的销量比预期好。”他说。

“出版书的目的不一定是用来看销售了多少。你更希望从中获得影响,你想让人们在仔细阅读之后,能学到一些东西。”

何伟尚未得到中国主流读者的关注,但随着《江城之畔》中文版的面世,情况会有所转变。他在涪陵教学时的同事已经完成了该书的翻译部分。

“我正在和中国出版商联系。我还不确定《江城之畔》会不会畅销,但是相信会有结果的,我会坐观其变。”他说。

尽管他的书要以中文出版,何伟已经打算离开中国好好休整一番。

何伟、Leslie T. Chang (是广受赞誉的《工厂女孩》的作者),以及他俩9个月大的双胞胎,正打算移居埃及,去见证这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

他坦言,作为一个描写中国的作家,部分动机是不可预见的。

“你通过对一些地方的报道和写作,学习不同的技巧。不是每一件事都如你所愿,我们唯一有把握的是知道要去哪里。我会像在这里一样努力,学习埃及的语言。”他说。

“我不期待重现在中国的经历,但我很可能在中东呆上5、6年。”他说。

然而,他承诺《寻路中国》不会成为他对这个国家的最后一笔描写。

“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足够的经历来造访不同的国家。我并不认为它是我给中国的最后一本书。”他说道。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4/01/content_1226011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中国日报外籍编辑   Andrew Moody     编译  程安琪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抗衰:四款温补女人养颜汤
抗衰老要趁早,女人想漂亮,就得在饮食上多下功夫,汤水养内调外,美丽是吃出来的! >> 详细

论坛
最后的净土:国内各大湿地
湿地的价值是多方位的,湿地可供饮水,可观光旅游,盛产各种药材粮果、禽肉鱼虾等等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