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85岁英国老人乘筏横渡大西洋|美国发明蘑菇塑料可制作降解汽车零件|英单身女花2万英镑为狗狗举办婚礼|
中国日报精选
日本应化灾害危机为机遇 促经济增长
2011-04-08 06:53:21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8日评论版头条文章:经历了地震、海啸,并正在经受核泄漏的日本,是否从此国运下沉?这是笔者最近经常听到的议论。所谓日本的国运,实际上是指这个国家是否具有向前发展的活力;所谓转折点,是指走到了关键点。笔者认为,制约日本发展活力的结构性问题是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逐渐显现的,包括其政治结构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

首先,从政治结构看,选举制度和政治家素质制约了日本的发展。自1993年以来,无论是当初的自民党政权还是2009年9月以来执政的民主党政权,均是以维持政权为最高政治目标,而对于国家发展道路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设计。日本的政党政治在越来越远离民主政治初衷的同时,更加走向单纯的竞选技术,深陷利用舆论和被舆论利用的结症之中。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对立趋于弱化,朝野同归保守;二是小选举区制度导致候选人对舆论造势的严重依赖。日本的国会议员具有强烈的职业色彩,当“政治家”是一种职业的选择,而非政治价值观追求下的政治道路的选择。职业国会议员被称为“政治家”,实际上,这里的“政治”更多些“职业”的含义。因此,政治家的素质不能够满足治理国家的要求。在日本赶超欧美时代,国家发展目标是清楚的,国家政策层面的操作主要依靠官僚。当日本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国家的发展模式未能及时调整,那些仅仅熟悉“票田”的“政治家” 在国家政治中的形象越来越使得国民丧失信心。

其次,从经济结构看,财政赤字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制约日本下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截至2010年12月末,包括国债、借款和短期政府债券在内的日本公共债务余额为919.15万亿日元,国民人均负债约721.6万日元。在3.11大地震发生前,曾预计2010财年(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国家与地方长期债务总额达到869万亿日元,与GDP之比高达181%;日本政府曽提出2011财年预算方案,将国家与地方长期债务总额提高至892万亿日元,占GDP的184%。2011财年92.4万亿日元规模的财政收入预算中,44.3万亿日元要靠新发国债支撑,国债依存度达47.9%。可以预计,3.11之后国家债务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在财政支出中,每年以1万亿日元增速持续增长的社保支出是最大的负担。目前日本的平均年龄为45岁,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24%。劳动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0.7%负面影响,与年0.7%的生产率增长相抵。劳动人口的减少使日本的潜在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4%降至2010年代的1%左右,如果人口结构进一步恶化,经济的潜在增长力将进一步下降。

因此,从上述要素判断,可以认为日本的国运已经下滑了十几年,原因在其自身存在的问题。面对此次地震、海啸、核泄漏造成的战后最大天灾人祸,日本的政治领导力和经济应对力受到巨大的考验,这个考验随着灾后重建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日本能否走过劫难的关键?确实到了国运的转折点。

与中国的汶川大地震相比,日本这次灾害的人员伤亡要少得多,但涉及的面较大,核泄漏的次生灾害很有可能大于地震和海啸灾害。目前,核泄漏的问题仍旧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后遗症将长久存在,全世界都可能成为核泄漏的受害者。这个危机已经转化为涉及整个人类安全的危机,日本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微机处理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中国人,我首先想到的是汶川地震时中国政府的及时有效的应对,即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整个系统应接顺畅,救灾人员的调动快速有序,赈灾物资的到位及时充足、灾民的安置得到八方支援等等,那是一个举全国之力的救灾体制。而此次的日本,除了自律有序的灾民令人钦佩外,日本政府的表现给外界留下了许多疑点:救灾人员不能快速到位,赈灾物资不能迅速空投,自治体之间相互冷淡,核泄漏的信息被遮遮掩掩,政府与各方协调不畅,国外的支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等。这个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救灾上的程序被称为“迷宫式的”,其实,这正是上述政治体制问题在关键时刻的重现。

3.11大地震和海啸再次印证了日本生态地理环境的脆弱性,核泄漏引发的次生灾害加重了日本灾后重建的困难。据悉,此次地震和海啸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约20万亿日元,高于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9.9万亿日元,灾后重建所需经费高于阪神地震,重建时间长于阪神地震。核泄漏造成的次生灾害的损失还无法估计。根据日本《原子能损害赔偿法》,日本政府预计将负担1200亿至2400亿日元的赔偿责任,如果其余的赔偿超出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的能力,政府还将替代赔偿。实际上,赔偿的范围可能远远超出预计的数额。除了停业的公司和不能出售农产品的农户外,被污染的土地和被迫搬迁的居民的损失更大,理赔总额将无法预计。除此之外,受海啸袭击的灾民的安置也是大问题,在日本这样的地理环境下,那些低地明显不适于人的居住,灾民必须被安置在新的地方,仅靠地方自治体无法解决安置问题,政府尚未就此拿出方案。灾难导致日本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大幅度增加,对于已经负债累累的国家财政来说是雪上加霜。资金从何处来?增加税收?抽回海外资金?注入流动性?这是目前政府最为头痛的事情。几种可能性都存在,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将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日本的国家债务等级将会进一步下降。3.11灾难给了日本政府增加消费说的机会,预计民主党政权将在年内启动税改并修改此前承诺的补贴性开支。日本的结构性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开放制度得到解决。日本在体制上和意识上是个倾向于封闭的社会,内外意识分明,形成无形的界限,无论国内共同体之间,还是国家对外国之间,都表现出心理上的封闭,导致制度上的封闭。只有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社会,许多弊病可以在开放中得到改革。例如,开放外国移民政策,变更人口结构,鼓励移民创业,提供投资机会等。日本需要以开阔的胸怀创新环境,创新机制,使自己焕发活力。在此次3.11 大地震的赈灾上,日本政府未能快速大胆地接受中国等国家的赈灾支援,首先要依求于美国,再次表示对美国的信赖,应当看到,日本不会再获得战后的美国“战争特需”,而美国此时更关心的是日本不要抛售美国的国债。当然,挽救日本只能靠日本自己。

日本如果在此次危机之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痛下决心改革,就会使危机变为振奋国运的机会,否则,真的要走向下沉。日本作为一个国家,除了在地理上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如领土狭小,资源匮乏,地震灾害频发,而且正在经历人口老龄化。这种先天加后天的不足,决定了日本在未来世界上只能是中等国家。日本必须考虑今后走什么路,慎重地做出选择。日本应汲取其自身在20世纪犯下的历史教训,坚持和平道路,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应当帮助日本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4/08/content_1229019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李薇 编辑 吕捷)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骇人鬼城:核事故污染地区
为避辐射,13万人撤离,如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周围的隔离区仍是一座空空的“鬼城”。 >> 详细

论坛
俄酒店员工性感日历
俄罗斯一家星级酒店推出一套美女日历做宣传,劲爆的是,该店员工成为写真的主角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