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13日社论:如今的英国媒体界现状乱象频出,如同某位高人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
一周前,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麾下的《世界新闻报》卷入一宗发生于2006年的电话窃听丑闻。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升级,这个媒体巨人不得不应对一波波袭来的狂潮,扮演起“救火队员”的角色来。
默多克决定让《世界新闻报》这份英国畅销小报于上周日寿终正寝,其寿命定格在了168岁上。
然而,这桩丑闻没有就此偃旗息鼓,仍在甚嚣尘上。本周一,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另两家报纸《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太阳报》被指涉嫌参与黑客入侵、欺诈和侵犯隐私。据报道,赫赫有名的公众人物如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也位列受害人其中。
黑客丑闻不仅激起公众的愤怒,也是对英国政府的一个下马威:《世界新闻报》的一位前任主编还曾担任过大卫·卡梅伦首相的新闻主管。
该丑闻爆发恰逢一个敏感的时刻。默多克本来打算出价140亿美元整体买下业绩优良的天空传媒。
这一丑闻对于默多克媒体帝国在英国的版图扩张,无异于一记重拳。
以此为契机,媒体也不妨冷静思考一下自身的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如果违法事实属实,此轮丑闻涉及的英国报纸、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违法,而且违背了媒体工作者共同的职业伦理。
对于媒体开展业务来说,应以法律法规规定为界限、以道德标准为基础。媒体专业从业人员应当承担起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确保从合理、恰当的渠道正当获取信息。否则,媒体的专业精神、公信度以及整个产业都会岌岌可危。
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的伦理水准滑坡有目共睹。在市场利益驱动、新技术不断运用和新媒体崛起的大环境下,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媒体机构选择走炒作路线,以吸引受众的关注,提高收视率或发行量。
言论自由和知情权本是保护调查性报道、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如今却不幸被一些媒体机构和记者滥用,成了追求轰动效应的挡箭牌。
各类媒体机构的行为不端,已经玷污了媒体客观、公正的“看门狗”形象,引发公众的大规模批评。
此番英国媒体丑闻应当让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们好好反思:他们是否忠实履行了自身的职责。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7/13/content_1288952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社论 编译 张陨璧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