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穆巴拉克接受审判 5000军警保其安全|奥巴马回芝加哥庆50岁生日 茶党在会场外抗议|沙特拟建世界第一高楼 拉登家族集团参与建造|
中国日报精选
澳大利亚瞄准中国中西部发展浪潮
2011-08-04 06:46:15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4日见报言论版文章:澳大利亚的财经媒体上从来不乏有关中国的报道,尤其是关于中澳能源资源合作的消息,因为中澳的能源资源往来极大地密切了两国间的关系。

但综观这些报道,不难发现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上海、北京(或者说是京津地区)以及中国南部沿海的香港-珠江三角洲一带。当然,这无可厚非,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基本都在这三个区域内。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设计师们,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不仅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小渔村,也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市场改革的先锋。

从此,该地区成为中国经济、贸易和企业的增长引擎。20年后,该地区的生产总值从80亿美元攀升至900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中国主要的贸易往来基地,其贸易额和海外直接投资金额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33%和29%。

紧随其后发展起来的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杭州、南京等)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更加地繁荣开放,吸引了更多的全球目光。

然而,在我最近几次访问中国的过程中,却看到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出现。面对着中国三大经济区域财富的迅速增长,中国其他城市也想在发展的大潮中吸引一丝关注,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在资源分配方面向这些新兴地区倾斜。目前,内陆城市如重庆、武汉、长沙、成都等,都在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力量,这些城市也通过吸引投资新建了机场、高速公路、工厂、办公区和住宅区等基础设施,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尽管有中国朋友告诉我这些地方不过是些城镇,但对于它们的规模,我仍旧感到十分惊奇。这些所谓的“二线城市”里到处是人和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我看来,它们就是区域性的大都市,而不是普通的城镇。要知道,现在重庆的人口已达3200万,成都也有1400万,武汉970万,长沙600万。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锋的广州市,不算上香港、澳门及周边地区,其人口也不过1200多万。

面对中国的这一发展趋势,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曾用“澳大利亚-中国2.0”来定义两国关系所进入的新阶段。近日,基于陆克文的这番定义,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雷格•埃默森(Craig Emerson)率领庞大的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

埃默森大力倡导凭借投资和专业性服务,提升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形象。他说,“在中国政府决心增加服务业投资这一历史转变性的时刻,我们来到了这里。中国政府正积极地同澳大利亚等国就服务业的投资展开合作。”

同时,对于澳大利亚的出口企业来说,中国内陆地区的崛起也无疑是个好消息。应该说,珠江三角洲的崛起代表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而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则是第二次浪潮。现在,中国内陆及西部地区也开始跟随沿海地区的步伐,寻求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为澳大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环境设计等相关公司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比如,在建筑方面,澳大利亚的Hassells公司最近刚刚跟重庆签订了合同。该公司的负责人Peter Duncan表示,在中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域之外的“二线城市”,他们公司的经营尚有不少利润空间。他说,“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重庆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和重庆市的决策者接洽。而在上海等城市,美国人、欧洲人,世界各国的人都在那里,市场机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实际上,尝到甜头的不只Hassells一家公司。在中国各个地区,许多建筑公司、环境设计公司以及城市规划者的业务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当中有的甚至接手了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项目。这表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正在走向更加专业化的道路,同时也表明,一些细分企业正瞄准或者已经加入了中国这块“富矿”。最新数据显示,出口面向中国的澳大利亚公司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1989年以来,在澳大利亚公司的出口目的地中,中国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和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800多家澳大利亚公司的商品单独向中国出口。与此同时,一些小型企业也采取了相关措施,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国13%的中小企业瞄准了中国市场。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澳大利亚,面向中国出口的中小企业数量要多于整个欧洲大陆。

为什么澳大利亚在中澳贸易方面表现如此出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要归功于中澳间的外交。自1972年中澳建交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的好朋友,中国申请加入WTO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也予以充分的支持。多年来中澳良好的双边关系,其影响遍布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例如,当澳大利亚公司的代表前往中国进行项目竞标时,总会得到政府派出的一名贸易委员会委员或外交大使的陪同。这与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的良好印象是分不开的。

其次,澳大利亚大力支持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促进中澳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根据澳大利亚出口调查机构DHL Export Barometer的调查结果,澳大利亚的出口企业对自由贸易协定(FTA)总体持积极态度,他们尤其赞同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第三,除了中澳两国贸易利益互补之外,澳大利亚在商业运作方面同样受人称赞。澳大利亚人擅长经营大型项目,并且有着优良的专业服务文化。PTW(北京奥运会水立方的设计公司)、Smart Trans、GHD 以及 Linfox等诸多澳大利亚公司,都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目前,这些公司正凭借北京奥运会中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逐步向中国的西部地区扩展业务。当前,中国企业需要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澳大利亚的经营技巧和成功经验或许会对中国有所帮助。

第四,正如中澳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得到加强一样,两国间的投资联系也在不断加深。例如,十年前,中国国内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只有5.5亿美元(仅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0.16%)。而现在,这一数字达到了128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2.7%),较北京奥运会以来增长了252%,较去年也增长了41.5%。最近,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也表明,澳大利亚对世界各国的对外投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数据显示,2010年,澳大利亚的国内股票占世界股票的3%,全球排名第12位。而在2009年,这一比例仅为2%,全球排名第14位,在东亚排名第三。澳大利亚的这一进步,得益于中国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澳大利亚本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时对国内经济的成功管理。

最后一个原因是,华裔澳洲人也在促进两国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出口商都诞生于海外,三分之二的企业家以及许多的进口贸易人才都来自中国。不少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回到中国,为中澳间的来往提供了天然中介。像澳大利亚Dynalite公司的负责人Jimmy Du这样的人们,成了中澳间社会资本的天然联系。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都报以敬佩而又警惕的目光。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企业的增长仍旧由北上广三大主要区域引领,但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其他地区同样试图在发展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可以预见,在中国发展的下一次浪潮中,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和投资商将大有可为。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8/04/content_1304660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机场经济学家》作者Tim Harcourt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难以抗拒!可以吃的“食尚”
时尚源于生活,民以食为天,当时尚碰撞美食,会产生怎样的火花?送你可吃的“食尚”! >> 详细

论坛
哪个部位最让你发狂(图)
男女接触中,女人的身体部位对男人总会让男人产生小小遐想,利用这些“诱人”会让你更有魅力。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