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英国暴乱惹恼当局 惹怒广大民众|驻阿美军报仇雪恨 与塔利班和谈因泄密破裂|史上最快飞机 从伦敦飞悉尼不到1小时|
中国日报精选
发展中国高铁:吸取教训,谨慎前行
2011-08-12 06:44:56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12日发表社论:自“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以来,人们担忧的焦点,已从高铁的运力转移到高铁的安全性问题上来。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对于该事件的回应,使得人们对高铁产生了严重的质疑。然而在此之前,人们对于乘坐高铁出行曾一度充满了期待。

事故发生后,由于铁道部的一些做法缺乏透明度,人们不仅怀疑铁道部试图掩盖事故的原因,还认为全国的高铁计划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铁路“大跃进”。

那么,铁道部关于高铁安全的许诺和保证,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信的?对于在我国发展高铁事业的决定,我们是否显得过于草率和乐观?对于在建和规划中的高铁线路,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才是科学合理的?

“7·23”事故在我们心上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使得我们不得不再三思考这些问题。

国务院公布最新的事故调查小组成员名单,使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一方面这些调查小组的成员与铁道部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这些成员都是铁路事故原因调查方面的专业人士,相信他们能够圆满完成调查任务。在调查事故原因的过程中,铁道部相关人士的避嫌退出,对于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至关重要。

尽管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调查事故的原因,但适时地对现有以及待建高铁线路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也是关乎我国目前和未来铁路发展的重要一步。

由于高铁运行速度较快,为了确保安全,对高铁及其线路进行严格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正因如此,查清“7·23”动车事故的每一个原因显得格外重要。

必须对高铁实施全面综合性的安全检查,因为这是堵住潜在安全漏洞的唯一途径。为此,国务院建议,对于高铁安全性的检查,不应止于对事故直接原因的调查,还应包括对高铁的设计、建造、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全面审视。

铁道部承诺将对公众提出的所有问题给出“诚实的、负责任的答复”。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机构公信力的问题,更关乎铁路这一国家重要经济命脉的未来。

在查清事故的原因之前,高铁降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单凭这一次事故,就丧失了发展高铁的决心和勇气,毕竟高铁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继续发展高铁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基础之上,那就是我们应当不断地从过往的失误中吸取教训,然后谨慎地继续向前行进。

英文原文请见:http://usa.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8/12/content_1309844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社论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超可爱大熊猫宝宝 萌翻了!
说到国宝大熊猫,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刚出生的熊猫宝宝你见过吗?小心哦,萌翻了! >> 详细

论坛
明星演绎盛夏透视装(图)
说到“透视”,就会想到走光和裸露,明星们却纷纷带头穿起“透视”设计抛头露面。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