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16日评论版《中国论坛》文章:发生在浙江温州的高速铁路事故,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调整铁路发展规划,全面降低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以最稳妥的方式解决高速铁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海外一些新闻媒体却借此大做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脱离了轨道,有可能会出现灾难性的问题。
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令人不齿。中国高速铁路事故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多。此次发生在浙江温州的高速铁路撞车事件,完全是人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在同一条高速铁路上,运营不同时速的列车,必然会增加调度困难,提高事故发生的概率。铁路运营部门已经修正高速铁路运行图,旨在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此止步,更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面临脱离轨道的危险。
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上,的确存在着发展方向的争论。一些学者主张发展轮轨高速铁路,最大限度地与现有的铁路网络兼容;也有一些学者主张发展磁悬浮列车,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国铁路的运营速度。确定轮轨高速铁路发展方向之后,一些学者主张货物运输采用高速铁路,而传统的铁路线路经过改造之后变成客运专线。不过,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决策者决定实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计划,试图通过全面提高铁路运营速度,解决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问题。所有这些争论都体现在技术层面上,是中国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必然选择。不管选择哪一个发展方向,也不管选择哪一种技术方案,都会出现巨大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中国政府正在避免扩大机会成本,减少沉没成本。
中国的经济也是如此。经过长时间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的经济面临一系列问题。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失衡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针对这些问题,中央政府正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可以这样说,中国当前的宏观调控不是在经济完全失控的情况下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重新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技术路线。
然而,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并不轻松。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发达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严重拖累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面临着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中国政府一方面尽其所能,确保本国的经济稳定发展,从而为其他国家摆脱经济危机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则通过加快体制改革,缓解既得利益集团所带来的压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盘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中国的经济不会脱离轨道,相反地,中国的经济还会持续快速发展。
海外观察家在分析中国问题的时候,只会盲人摸象,不会举一反三。中国经济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经济,只要中国政府掌握着庞大的资源,那么,就能及时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每当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出现周期性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总是能够倾其所有,及时地化解危机。可以这样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成为引导世界经济越过激流险滩的指路明灯。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某些西方观察家的优越感。但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西方观察家们在分析中国问题的时候,之所以显得非常幼稚,就是因为他们存在着错误的思维定势。对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中国,他们既缺乏观察问题的能力,又缺乏分析问题的基本常识。这个责任不在中国,而在那些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身上。
中国正面临成长中的烦恼。一方面中国政府必须学会寻找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可供参照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必须时刻面对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中国必须做到处变不惊,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各种各样的国际挑战。把一个纯粹的高速铁路事故,与中国的整体经济联系起来,这种极富想象力的中国经济脱轨论,的确让普通中国人心中不快。但是,中国人正在慢慢地调整自己的大国心态,不愿意与一些懵懂无知的海外观察家们斤斤计较。中国正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调侃或者嘲笑,但是,只要保持平常心,就不会被不和谐的声音所干扰。
现在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非正常博弈问题。自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始终处于非正常状态。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虽然刺激了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从整体而言,不利于各个地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生产力。因此,中央政府应当以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加快分税制改革,让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并且积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大代表监督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8/16/content_1311976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教授、院长 乔新生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