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5日评论版头条文章: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动荡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国吸引利用外资仍然达到了较高水平,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吸引利用FDI规模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增速放缓。
2011年前9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6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9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90.4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88%。虽然1至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水平与2008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吸引外资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但在美国经济持续不景气和欧债危机影响下,9月外商直接投资增幅已明显放缓。未来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背景下,FDI的波动幅度将可能增大。
二是FDI结构调整与改善成效显著。
1至9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99.65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6%;显示发达国家在努力推动再制造业化的背景下,外商产业转移明显放缓。而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01.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制造业吸收外资所占比重为47.6%,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达到45%,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第一,“十二五”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在服务业领域为外资创造了新热点;第二,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和服务外包发展的相关政策均为外商投资服务外包企业不断提供机遇;第三,中国在大量吸收制造业FDI基础上,服务业市场的潜在机遇使得其成为外资投资的重点领域;第四,中国制造业引资成本竞争优势相对减弱,用工成本增加,而一些周边国家,如越南、泰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当地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对外资吸引力逐渐增强。
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资吸引力逐渐增强。
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至9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6.57亿美元,同比增长4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22个百分点。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西部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的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在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成本优势。同时,大量低端劳动力从东部向中西部回流,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了当地的要素禀赋,这些因素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及发展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以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深入推进东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势必对外资投资的区域格局产生联动效应。
四是不同国家对华投资有增有减。
亚洲国家对华投资增加迅猛表明亚洲经济融合速度在继续加快,港澳台、日、菲、泰、马、新、印尼、韩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3.66%。前三季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增长近60%;日本对华经济依赖程度加深、灾后供应链重新布局推动了日本加快对华产业转移步伐或在原有产能基础上增加投资。欧美等国对华投资下降。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1.84亿美元,同比下降1.8%;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资金流动性紧缺是造成欧洲对华投资下降趋势的直接原因。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9.88%,主要由于美国失业率高企、收入增幅较小、房屋贬值及信贷紧缩影响其对华投资能力。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10/25/content_1396678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张建平\季剑军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