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3日报道,近年来,一些知名中国企业纷纷踏上非洲大陆,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并同当地政经界开展友好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成绩。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RBC)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现年52岁的贝纳德•奥加洛拉是肯尼亚人,他于1986年加入中国路桥公司肯尼亚办事处工作,见证了该公司这些年的变化和成长。他说:“这家公司当初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拥有大量的中国雇员,并且监管人员几乎都不会说英语,这正是在当地引起误会甚至冲突的原因。”
奥加洛拉所指的误会是指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罢工,这些事件阻碍了项目的进程和公司的发展。他说:“由于我们公司的监管人员几乎不懂英语,所以我们不得不学习一些简单的中文进行沟通。如今语言已不再是障碍,我们可以正常交流。”同时他指出,正是因为这种“有效的沟通”,他手里的项目过去3年来都没有遭受到罢工的干扰。在中国路桥的肯尼亚公司,中国员工和当地雇员的人数比大约是1比15,如在蒙巴萨的港口项目中,肯尼亚雇员约1371人,而中国员工只有45名。
在过去,在非洲经营事业的一些中国企业雇主曾因没能向当地转移技术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受到批评。随着时间的推进,在非洲的中国企业通过改善劳资关系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成功地实现了本土化的发展策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说:“在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工短缺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不可能继续雇佣大批中国员工。”中国路桥公司肯尼亚办事处总经理李强说:“当地员工的数量、所处职位和职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公司技术人员几乎都是当地雇员,而且部分管理岗位也是从当地招聘的。”
本森•获哈努•姆瓦尼扬德在中国路桥公司工作已达15年之久。关于技术转让,他是这样表述的:“与合作过的其它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首先我们这些雇员可以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来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轮岗再从事一个新的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开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进行改革,从那时开始他们的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中国企业的管理制度在结合本土特点的同时日趋国际化。这些企业领导层已经意识到本土化和融合的重要性,也愿意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刘光源说。
“喝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因此,在非洲的中国企业是时候回报当地社会了,”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秘书长万东胜说。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已经在此设立了一些助学项目,并旨在建立起长期的援助体系,但是这些项目的社会影响和效果还是很有限。“我们和当地一些中国人的协会目前正在计划一些长期的社会福利项目。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援建一些中小学校,而且与当地一家孤儿院的合作目前也在磋商之中,”万东胜说。
北京大学研究非洲政治的教授李安山说:“中国企业早已意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已开始付诸行动,但是只有国企和大型企业做得很出色。”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认为,中国企业在非洲已经创造了近35万个就业机会,出现一些对中非合作不同看法的原因,一是对中国对非政策没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可能是一些个别企业的行为被片面放大,以偏概全。姜瑜指出,中国本着真诚友好、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利互惠以及共同发展的原则与非洲各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1-11/03/content_1402815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李连星 编译 马小璇 编辑 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