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9日封面文章:早上九点钟,陈俐来到绵阳市的一家菜市场开始进行价格采集工作。10月20日这天,市场上的猪肉每公斤29元。这和陈俐计价本上显示的10月15日的猪肉价格一样,比10月10日的价格降低了1元。
今年45岁的陈俐是国家统计局四川绵阳市调查大队消费调查科科长。她所记录的价格正是国家用来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最原始数据。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在各地成立了直属调查队,自此以来一直采用派人直接调查方式收集原始价格资料。目前,全国有4,000名采价员工作在统计系统的第一线。
为了使数据有同质可比性,国家统计局提出了“定人、定点、定时”的采价要求。陈俐每隔5天都要去她所负责的固定采价点对固定的商品进行采价。每次采价的时间都是上午九点到十点之间。针对每一种商品,要统计三个商家的卖价。
为了使样本价格尽可能的接近真实售价,采价员需要记录的是商品的成交价格。很多时候,陈俐会自己花钱亲自购买商品来得到最准确的价格。
“开始的时候,我不愿意告诉陈俐我卖的肉多少钱一斤。我看到她拿着一个小本子记价钱,还以为她是其他肉店派来的‘间谍’,”一个肉店老板说。“但是后来她说这是国家统计价格的需要,为国家提供价格信息是为了帮助政府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我才愿意把真实的售价告诉她。”
国家统计局绵阳调查队队长杨彬说,绵阳调查队的消费价格统计涵盖了126个采价点,791种商品和服务。在所调查的食品中,包括25种蔬菜、8种水果、23种禽肉和蛋类。
“我们每月的25号向四川省调查队上报数据,同时还提供一份关于分析价格波动原因的报告,”杨彬说。“国家统计局会经常通过直接给采价点打电话来随机检查调查数据是否准确。”
陈俐的同事关钧告诉记者,不论天气有多么恶劣,也不论赶上什么节假日,采价员都要按时前往采价点进行询价。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绵阳市的很多商铺也遭到了损坏。陈俐他们依然冒着房屋倒塌的危险去采价,没有一次遗漏。
“这样做是值得的,确保国家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是我们的工作责任,”关钧说。
从201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推广手持采价器,采价员可以通过这个看起来像手机一样的仪器,直接输入每种商品的价格,然后直接上传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心。手持采价器同时具备GPS定位功能,可以显示每一位采价员的具体位置和数据的采集地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争取在2011年底让每一位基层采价员都用上手持采价器,通过高科技的支持,可以减轻采价员的工作负担,同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防止数据泄露,国家统计局从7月份开始调整了数据发布的时间,从原来的每月11号左右提前到每个月固定的9号直接在网站上发布。每月的6号,各省调查队会把数据汇总到国家局。从数据生产出来到最终发布不超过24小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CPI从7月份的三年来的最高值6.5%降到了6.1%,显示出逐渐缓解的通货膨胀压力。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10月CPI同比上涨5.5%,创5个月新低。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说,逐渐趋稳的猪肉价格缓解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由于产品生产价格的降低和输入型通胀的缓解,今年第四季度CPI还会继续下降。”
CPI是国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如果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不排除政府将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会适度放松货币政策来增加市场流动性并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汪涛说。
在北京一家日本企业工作的27岁的白领魏玲对记者说:“我个人感觉实际的通胀水平要高于国家公布的CPI。”她说,和年初相比,今年的很多服装的价格翻了一倍,房租也在不断的上涨。“我现在每月要比一月份多付大概20%的房租。”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庞晓林解释说,CPI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显示的是每年同期相比全国范围内消费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说,由于每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不同,个人感受也会有很大差异。”
“另外,不是所有的市场上出现的商品都在CPI的计算范围之内,”庞晓林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选取了14万户家庭进行调查,选出了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最常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算入CPI的计算中。这些商品和服务的内容还会根据季节、社会等因素定期进行调整。
目前,中国CPI统计的商品和服务包括262个基本分类,美国有211个,加拿大169个,澳大利亚87个。
“在自己参与统计工作之前,我并不了解CPI的用途。它好像离我的日常生活很远,”47岁的农村居民收支调查记账户黄邦芝对记者说。
黄邦芝是被国家统计局随机抽样选取出来的基层记账户,负责每天记录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一旦被抽中,每一个记账户就需要连续五年来记录收支的数据并按月向调查队报表。
城乡居民收支调查是另一项最基本的统计工作,用来计算得出CPI中各项消费品的权重,并显示家庭基本经济活动。
关于收入的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居民最低收入保障、个税起征点和国家整体工资水平。而记录家庭支出的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
记者从黄邦芝的记账本上看到,2011年1月,他家庭的月收入是3,880元,包括政府补贴和他经营的小卖部的营业额。在支出账目上,他清楚的记录下来每一笔花费。大到一台电冰箱,小到一碗拉面、一斤黄瓜。比如,1月3日,他购买了2公斤猪肉,共花去24元。
一开始记账的两个月里,黄邦芝每天要花至少两个小时来记账。“我开始的时候很没有耐心,也经常遗漏一些项目,记的是笔糊涂账。在参加完统计局的记账培训之后,我记账越来越清楚,现在每天只需要10分钟就能记完,”黄邦芝说。
“我现在很乐意记账,因为这项工作能够让其他人了解到居民真实的消费水平。现在我对每个月公布的CPI数据也比较关心,”他说。
全国有14万户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家庭被抽选为记账户。7.4万是农村家庭,来自全国896 个县,剩下的则来自于城市。中国的统计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统计系统之一。
依据中国统计法,公民有提供日常收入和支出账目的义务。记账员通过记账这份兼职工作,每个月只能获得40元的补贴。
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7,886元。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75元,同比名义增长20.7%。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说,居民收入在前三季度保持快速增长是因为经济形势平稳、就业形势好于预期,而且企业的利润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职工的薪水和津贴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今年以来各地还提高了最低工资的标准,提高的幅度还不小,全国平均在20%左右。
华尔街日报驻华专栏作家 Tom Orlik 认为,由于中国庞大的统计系统和复杂的经济运行状况带来了很多统计上的技术问题,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真实的情况。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治目标对数据的“美化”也是造成数据真实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但是Orlik 说,国家统计局这几年在不断的增加调查内容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基层数据直接上报中央数据系统就大大的减少了地方层层修改数据的可能。(中国日报记者 陈佳 编辑 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