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
小康婚姻焦虑财产 57.2%的人青睐婚前公证 2009-10-15 09:40
看多了名人的财产遗产纠纷,这样的事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2882人参加,其中“80后”占47.5%,“70后”占36.4%)发现,普通人也会有类似烦恼——46.1%的人认为,闹得沸沸扬扬的名人财产遗产纠纷,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67.8%的人表示,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30岁的姜小姐正准备第二次步入婚姻殿堂。“第一次婚姻,我没有公证,这一次仍旧不会。”她自称“感情上的唯美主义者”,不会在还没结婚时就考虑分手的事,但她停顿了一下说,“如果是我女儿结婚,我希望她做婚前财产公证。真正纯粹的感情已经越来越少了。” “公证还是不公证,我心里充满矛盾” 公众如何看待婚前财产公证?受调查者态度尚存矛盾。57.2%的人表示“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有,公证清楚是应该的”;37.7%的人觉得“未来世事难料,这么做是以防万一”。但有人提出质疑:“还没结婚怎么就开始互相不信任了?”(21.8%),还有21.1%的人把公证看作“对感情的亵渎”。 尽管还没结婚,李娜已和认识多年的男友联名买房,准备一起还贷了。去银行办理房贷手续时,因双方还不是夫妻关系,银行要求出具财产公证。两人一商量,就换了一家不需要公证手续的银行。“不做公证是我们充分考虑后的决定。我们愿意与对方分享一切。” 但在学法律出身的杨先生看来,婚姻本来就是一种法律协议。随着人们对婚姻的期望降低,再加上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婚前财产公证,既是对难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无奈,也是为了减少婚后财产纠纷,无可厚非。 民调显示,35.3%的人考虑做婚前财产公证,21.3%的人明确表示“会做公证”,说“不会做”的占29.9%。32.2%的人认为,人们关注的财产公证类型之所以越来越多,是源于个人社会财富的增长。 全国律师协会会员钱学志律师,经常代理一些离婚诉讼。他发现,几乎每件离婚官司都会涉及财产纠纷,而大多数当事人未做婚前财产公证,这使许多财产的产权界定模糊。钱律师认为,随着对婚姻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观念可能会改变。“一个理性人应该考虑做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 银川市关爱心灵研究所主任尹志凌则表示,是否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应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一方面,婚前财产公证能保护夫妻双方的个人财产,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我们还有着传统的家庭观念,过于计较,会让一些人心里不舒服,给婚姻生活带来阴影。 夫妻经济实力的差别,成为是否进行财产公证的决定因素之一。57.1%的人认为,婚前财产公证与双方经济实力有关。其中,39.8%的人认为经济实力悬殊更有必要做财产公证,打消顾虑;42.9%的人表示,是否公证与经济实力无关。 一名网友在做完调查后留言说:“婚前公证是‘试金石’。有钱的一方,如果不知道对方是更爱自己还是更爱钱,就一定要做公证。” 还有被调查者说:“这是个两难的选择,说到我心里去了。公证还是不公证,我心里充满矛盾!” 32.9%的人考虑尽早立遗嘱 调查中,47.3%的人将婚前财产公证等现象的出现,看作“现代人法律意识提高的表现”。 婚前财产公证在手续上并不繁琐。北京信德公证处的杜主任介绍,双方只需带上齐全的身份证明与财产所有权证明,加上草拟好的协议书,到公证处办理就可以了。费用在400-600元之间。 杨先生表示,当下做婚前财产公证的人增多很正常,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现象背后的动机。 在他看来,做婚前财产公证能有效保护合同双方的利益,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夫妻双方就不会在将来的生活中为财产问题彼此猜忌。这样做更体现出双方的独立自主和相互信任。 调查中,仍有多数人表示出对婚姻的担忧。58.8%的人认为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原因在于“对婚姻关系的不信任”;54.4%的人表示是因为“人们缺乏安全感”;44.7%的人指出“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正越来越淡漠”。 这种不信任和缺乏安全感,不仅仅表现在人们对做婚前财产公证的态度上。 调查发现,37.4%的人希望对房产、股票、基金等进行公证;32.9%的人会在填写保险受益人时优先考虑父母、儿女,而非配偶;还有32.9%的人考虑在未进入老年阶段时就立遗嘱。 新华保险业务经理小郑告诉记者,在她近来联系的几十个客户中,只有一人在“受益人”一栏中写了配偶的名字。大部分人写的都是父母和儿女,或者“折中”一下,把配偶和父母、儿女的名字都写上。 不过,人们更重视父母和儿女的观念并不是现在才有。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志霞认为,传统观念中,“孝敬父母”是应该的,“养育孩子”是天性,对夫妻感情提到的却不多。传统家庭观念中甚至还留有“媳妇是外人”的想法。这对夫妻感情的发展不利。 在“绝对100婚恋网”创始人、婚恋心理学专家茱莉看来,如今房子、车子、社会地位、收入等,在婚姻中占据了较高的位置。现在的年轻人很实际,都是站在这些基础上去寻找“相容”的人。物质有时则成了横跨在两人感情中的问题。“在一个将成功和物质画等号,物质和理想紧密结合的时代,感情显得很沉重。” “婚姻家庭最重要的基础一定是两人之间的爱情。”心理学家张怡筠说,心理学研究发现,爱情的基础中排第一的是欣赏感激,对彼此包容接纳,另外要有情感的交流,对彼此的婚姻承诺要负起责任。 陈志霞也表示,对父母和孩子的重视是必需的,但夫妻关系是人一生中伴随时间最长的关系。对夫妻关系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社会导向上,都应加强。这样才能带来家庭关系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世事无绝对,没有人能给人心上一把锁。但李娜仍坚持认为,只要夫妻双方能够携手面对富贵、贫穷、疾病、死亡,有没有那一纸公证,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编辑:宁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实习生 喻懿洁 记者 黄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