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
“诊费升药价降”会引发两头翘吗? 2009-11-25 11:10
“诊费升、药价降”,这是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关键词。昨日(24日),各大媒体均以显要位置刊登了这一具有方向性的改革新政。此项改革对社会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会产生何种影响? 有利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升值 “《意见》实际上是对医疗机构收费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既有利于对医疗机构形成良性的补偿机制,也有利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升值。”南医大二附院鲁翔院长从管理者的视角理解新政。 鲁翔分析说,医改的投入思路是既补需方也补供方。补需方比较好理解;补供方,主要是补医疗机构,改变“以药养医”旧格局。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才能减少医院对药品的过度依赖,形成医疗机构良性补偿机制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提升双重效应。 省人民医院计财处副处长贲慧介绍,如今医疗机构来自病人的每100元收入中,约75%不是药品就是耗材、检查,医院人员技术劳务及医院管理成本仅占25%左右,技术劳务价值明显偏低。如肌肉注射,每个病员的收费只有6毛钱,一天最多肌注50个病人,收费撑死了只有30元。再比如,普外科的一台胰腺手术,一般要5-6名医生、2-3名护士忙半天,收费只有1300元左右,人均服务收费不足200元,还不如一个理发师半天烫发收费。“扭曲的医疗收费结构对医患双方都有害无益。”贲慧告诉记者,一方面患者因为大处方、大检查加重了个人负担;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因为技术劳务“不值钱”深感郁闷,为病人服务的热情无疑会受到影响。 有助于缓解大医院看病拥挤 挂号费1元;诊查费,主任医师9元,副主任医师6元,普通门诊3.5元……这是省中医院公示在墙上的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中的内容。也就是说,患者看该院主任医师的“门票”就是1元挂号费+9元诊查费,看副主任医师的“门票”则是1元挂号费+6元诊查费,与社区医院看病“门票”的差别不过是几元钱。而静脉输液费则是“零差距”,都是6元。 “大医院与社区医院收费差距不大,是患者都爱往大医院跑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差不多的收费,谁愿意到小医院去?”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分析说,在国外,社区首诊是强制性的,否则不给报销,所以大医院一般都不会像我们目前这样拥挤。当然,我们的社区医疗起步晚,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模式,但也应该看到,近几年社区看病“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观,社区医生经过全科培训,看病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可是,患者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还是习惯往大医院挤,造成社区医院“门庭冷落”,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发改委的改革意见称,要合理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级医师的服务价格,相信对分流病人会起到积极作用。”这位人士建议说,既然考虑用经济杠杆分流病人,那么大小医院之间的收费差距就要拉大到足以“让人心动”,否则就会难以奏效。 是否“两头翘”还得看政策能否配套 “诊费升、药价降”,对缓解人们格外关注的看病贵会有帮助吗?会不会出现诊疗费涨上去了而药价却不降的“两头翘”现象?这是《意见》发布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百姓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发改委的意见导向很好,但是好构想能否如期变成好事,还得看相关的配套政策能否到位。”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李少冬分析说,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格提高与药品价格下降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等号,而是取决于技术劳务升值幅度是否足以弥补成本,否则医院为了维持生计还是会想办法赚钱,而创收的门道无非是药品和各种检查。 另一位人士则认为,就目前政府的财力和有关方面的观念而言,指望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一步到位并不现实,有关方面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诊费升、药价降”,至少要保证两者的“升跌幅”对等,确保不增加患者负担。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日报(记者 蒋廷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