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UNESCO-CACH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于2018年4月23至27日在丽江古城成功举办
2017年,中国各旅游景点共接待国内游客50.01亿人次,中国的3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4处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地的游客数量位居前列。如何平衡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已成为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CACH)携手,于2018年4月23日至27日在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中国云南省)举办了以“热门旅游遗产地的管理和监测”为主题的全国能力建设培训班。
能力建设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项目目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中国履行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的能力,此次培训是在三年期能力建设框架下,面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系列培训班中的第一期。
来自中国31处世界遗产地的31位一线管理者(女性占48%)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强调互动和思考,课程内容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领域的公约和在中国世界遗产领域开展的工作,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世界遗产风险管理,世界遗产地旅游影响监测与管理,世界遗产价值保护与旅游发展,遗产、博物馆与社区发展等。在专家讲座的基础上,学员将学以致用,运用遗产监测等方法在古城中展开深度实地调研。
承办此次培训班的丽江古城既是一处世界遗产地,也是一处热门旅游目的地,去年全年游客接待量高达4000万人次。丽江的人气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人们对过度商业化的批评之声也给当地管理部门带来了压力。近年来,丽江开展了“文化院落”等展示和传承遗产地文化的措施,以期有效地保护世界遗产地。目前丽江古城已有19个文化院落,其中包括故居、寺院、教堂、博物馆等,每一处都是古城历史和纳西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例如有140多年历史的恒裕公民居是纳西族建筑以及景观设计的结晶,民居内即便是不起眼的铺路石也蕴含着传统意象和家训家规。同时,文化院落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2018年2月,最新的一处“银文化院落”面向游客开放,让人们得以从银器中窥探纳西人的一生。
丽江的开创性工作为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参培学员们结成小组,以古城为案例,就如何改善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展开了调研。他们的调研主题包括遗产地传统文化的诠释和推广、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沿街建筑外立面的演变及其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以及对世界遗产地管理体制的思考等。
本期培训班还要求参培人员结业后完成一篇研究报告,详细深入地阐述自己在培训班期间的发现和反思。全部三期培训班参培学员们的报告将会被集结成册,为所有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者提供有益参考。这一系列培训班的成果也将为培训教材的编纂提供素材,让国内外更广泛的受众从中获益。
关于丽江古城世界遗产地
丽江古城地处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地区,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于1986年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大会上,丽江古城以其“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具有特殊的价值”的总体评价,符合文化遗产(ii)(iv)(v)三项标准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7.279平方千米,主体部分为大研古城。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数个世纪的洗礼,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