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应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期培训班在沪举行
7月22日至25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融合培训班”在上海举行。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逐渐认识到,亚太地区在研究遗产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增长,却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关注。相比于无形遗产,文化遗产部门的相关人员也经常能够参加建筑、考古等以“有形遗产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有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发起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教育融合潜在优势及相关性的项目计划。
本期培训班是连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与高等教育的第一期培训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能力建设及遗产政策部门的阿什莉·伊丽莎白·坎宁安女士在培训班上还介绍了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建设战略以及高校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以2所非洲大学为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非遗与高校的融合指明了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福州,做了题为“中国非遗保护与教育”的讲座,中国“非遗进校园”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在非遗与教育融合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许多优秀实践项目走在世界前列,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
韩国亚太中心分享了针对“高校中现有非遗相关课程的研究报告”,韩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方面已自成体系,近年对非遗与教育的融合也非常关注,其研究报告对非遗与教育的理论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而来自6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介绍本校相关非遗项目的环节成为本次培训班的亮点。尼泊尔特里布万大学尼泊尔历史、文化和考古中心讲师阿比吉特·塔帕、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室项目经理游慧瑜、印度尼西亚哈鲁奥利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本尼·巴斯卡拉、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热带文化财产和环境保护中心主任埃里克·巴博·泽鲁多、孟加拉达卡大学人类学教授赛弗·拉希德、菲律宾大学人类学教授索莱达·纳塔莉亚·达利赛结合各自国家教育和非遗保护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分享了非遗的教学实践。
自2012年成立以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二类中心,亚太中心深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球能力建设战略的实施,并致力于为亚太地区48个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提供能力建设服务。此次培训是亚太中心举办的第40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亚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和网络中心(韩国亚太中心)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亚太地区教育网络共同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事务负责人杨碧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事务负责人希玛珠莉·古榕、韩国亚太中心合作及网络办公室主任朴原模、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巡视员王玮、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出席培训班开幕式并致辞,亚太中心主任梁斌主持了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