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如何与高校结合?亚太地区的学者来中国培训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融合培训班今天开班 官方图 |
高校以其人员的专业化构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具有本地化优势,发挥着可持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迅速开始了行动,7月22日至25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融合培训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为期四天的项目培训,来自中国、印度、尼泊尔、菲律宾等亚太地区20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培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培训师朴尚美和甘米尼·维耶苏里亚应邀授课,课程围绕“《公约》的基本概念”“履约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机构”“清单制定”“社区及社区参与”“保护计划及伦理原则”“非遗与性别”“非遗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讲解,结合非遗融入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教材编撰以及非遗实践等内容,解答学员疑惑,确保非遗在学术界的深入融合更加务实、有效。据悉,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两所高校将加入该网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能力建设及遗产政策部门的阿什莉·伊丽莎白·坎宁安女士在培训班上还介绍了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建设战略以及高校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以两所非洲大学为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非遗与高校的融合指明了方向。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网络图 |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福州,做了题为“中国非遗保护与教育”的讲座,中国“非遗进校园”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在非遗与教育融合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许多优秀实践项目走在世界前列,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
韩国亚太中心分享了针对“高校中现有非遗相关课程的研究报告”,韩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方面已自成体系,近年对非遗与教育的融合也非常关注,其研究报告对非遗与教育的理论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而来自6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介绍本校相关非遗项目的环节成为本次培训班的亮点。尼泊尔特里布万大学尼泊尔历史、文化和考古中心讲师阿比吉特·塔帕、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室项目经理游慧瑜、印度尼西亚哈鲁奥利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本尼·巴斯卡拉、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热带文化财产和环境保护中心主任埃里克·巴博·泽鲁多、孟加拉达卡大学人类学教授赛弗·拉希德、菲律宾大学人类学教授索莱达·纳塔莉亚·达利赛结合各自国家教育和非遗保护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分享了非遗的教学实践。培训班上,学员还就有关非遗课程与高等教育进一步融合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参训学员集体前往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对海派面塑、上海黄杨木雕、上海绒绣等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调研。
非遗重在传承,学员们发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利用良好的场所资源和氛围,运用各种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近几年来,以工艺体验的方式开展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活动,举办了剪纸、灯彩、面塑的亲子体验活动,已成为馆内的一项常设内容。通过简单的学艺,使参加者亲历手工艺制作的全过程,了解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同时积极与学校合作走出博物馆,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它在素质教育、可持续生活方面,甚至在解决和预防纠纷、提高社会凝聚方面的作用。大学是开展这项实践的主力军,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将接受高等教育,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也会走进非遗传承人行列,尤其是非遗保护的行列,非遗保护将成为一项社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