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政治要闻
天津支持抗震救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Updated: 2008-07-16 13:51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日天津市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剑刚通报说:截止710,全市各界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12.73亿元。其中,实际到款11.33亿元,物资折款1.4亿元,创下了天津市救灾捐赠的历史纪录。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天津市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大体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紧急支援灾区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5月12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对全市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紧急部署,成立了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协调领导小组,确保全市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一是在第一时间相继派出公安消防、医疗急救、卫生防疫、地震监测、房屋安全鉴定、电力抢修、通讯保障、环境卫生、心理援助等10多个专业的42支专业救援队,共计1300余人紧急奔赴灾区一线。不顾危险,不怕疲劳,迅速开展搜救被困群众、救治伤员、防控疫情、抢修基础设施等救援工作,先后解救被困群众1万余人,救治伤员11346人次,其中抢救重伤员1396人次,完成73处公共建筑、91幢居民住宅楼和1.27万户、261.5万平方米农村住宅的排险安全鉴定任务,抢修了一批电力、通讯设施,为灾区防疫和环境卫生提供了有力保障赢得了灾区人民的高度赞誉。二是全市人民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热情周到地接收灾区伤员和学生来津治疗、就学。广大市民情系灾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募捐高潮。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营企业、普通百姓,人人奉献爱心,捐款捐物献血,表达了天津人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感情。全市共产党员以自愿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向灾区人民捐款1.25亿元。各新闻媒体及时组织报道,播发各类抗震救灾新闻报道1600余篇;文化部门和有关单位连续举办大型赈灾募捐晚会和义演。市卫生系统收治了83名灾区伤员,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治疗。市教育系统成建制安置了四川灾区202名中学生来津就读,接收来津投亲靠友就读的灾区中小学生(含幼儿园)229人。截止710,全市各界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12.73亿元。其中,实际到款11.33亿元,物资折款1.4亿元,创下了天津市救灾捐赠的历史纪录。对捐赠款物,各接收单位严格按照工作程序,登记入账;对定向捐赠款物,由接收部门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对非定向捐赠款物,按照国家抗震救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调配使用。市有关部门对救灾捐赠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全程审计监督。三是向灾区紧急运送大批急需物资。天津市各有关部门和驻津部队紧急启动应急机制,航空、公路及海关、港口等单位快捷联动,高效运转,开辟了多条紧急运送救灾物资的绿色通道。解放军和武警驻津部队先后出动官兵5000余人次,车辆800余台次,昼夜奋战,向灾区运送各类救灾物资1万余吨。目前,全市已紧急向灾区抢运食品、药品、搜救设备、工程机械、帐篷等救灾物资15万吨。四是高标准快速度援建过渡安置房。根据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决定,天津接受了4.8万套过渡安置房的援建任务。520当天,天津市即组织施工力量,星夜赶赴灾区展开援建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拼搏,天津市在四川省德阳市及甘肃省陇南市等重灾区,累计完成板房安装3.5万套,占任务总量的73%30所中小学投入使用,4000多名灾区群众入住。这一阶段,天津市援建的过渡安置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学校比例最大、建设质量最好,并且实现灾区群众第一批入住。目前,天津市仍有4000多人奋战在援建过渡安置房的施工现场,力争730提前完成全部援建任务。

第二阶段,主要是对口支援陕西省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613,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新的部署安排,确定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省受灾严重地区宁强县和略阳县。617,市委书记张高丽和市长黄兴国亲自率天津党政代表团赶赴陕西灾区,与陕西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签署了《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框架协议》,并前往受灾最重的宁强县和略阳县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要把恢复重建对口支援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安排天津市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的1%作为援建资金,从陕西灾区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有重点、分步骤、高质量地完成对口支援工作,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实现三年灾后重建规划的目标。目前,天津市对口支援工作已全面展开。一是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就尽快启动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深化、细化框架协议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各项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天津市已向陕西省重灾区捐赠价值2800万元的帐篷及灾区急需的生活用品,并预拨付财政资金2亿元,作为恢复重建的启动资金。市政府前期工作组深入援建灾区,确定了48项具体援建项目,制定了援助工作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了《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省宁强县和略阳县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意见》。下一步将优先开展关系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建设任务,帮助灾区建设和修复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修复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修复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尽早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尤其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包括搬迁重建四个整建制村,在两个县各建一所学校、一座医院和一个规模化的砖瓦厂,在宁强县建一个综合加工厂。发挥天津市人才、智力、技术等优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当地开展各种形式、多方面的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帮助灾区发展特色经济。三是建立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我市从各相关部门和区县调集精干力量,组成两个工作组,常驻宁强县和略阳县,协助当地高水平、高标准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710,工作组已前往陕西省宁强县和略阳县灾区开展工作。

刘剑刚表示,天津市下一步支援抗震救灾的主要任务,是狠抓对口支援具体工作的落实。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