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树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投资约4.63亿,占地245亩的1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项目于2009年5月27日在德宏正式启动。这是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继2008年5月27日建成中国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线(3000吨)时隔一年后,又一个重大而漂亮的自我超越,是实现后谷咖啡品牌扩张战略的重要举措。该项目计划用一年时间建成,投产后,该公司将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此举标志着中国咖啡产业格局将再度被洗牌,单纯的原料出口局面即将成为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的“昨日黄花”。
据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会长、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相入透露,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种植面积及年均产量均占全国总量98%以上的云南咖啡产业及相关企业,特别注重强化对产业发展的信心,积极加快发展的步伐,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真正地转“危”为“机”。经过缜密的计划和科学合理的品牌扩张战略规划,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除启动利用一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年产1万吨的速溶咖啡生产线外,今年还将在临沧、保山、普洱各建2000吨的速溶咖啡生产线。届时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将实现拥有约2万吨的速溶咖啡生产线。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构建两省(云南、海南)两国(中国、越南)“三南”咖啡经济圈,实现年产10万吨速溶咖啡生产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速溶咖啡纯粉生产商。
塑造民族品牌
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启动后,后谷咖啡、中国咖啡的发展都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据悉,现在云南咖啡豆大部分靠出口,面对今年国际市场出现的咖啡豆供不应求,受国际期货上涨、库存减少的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咖啡豆的价格整体下降了约4元/公斤。由于对原料精深加工能力的缺乏,作为云南优势产业之一的咖啡产业,其发展之路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至今依然存在严峻考验。其中大家公认的缺乏民族品牌发展现状依然是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的瓶颈。
熊相入还透露,2008年包括对外收购在内,公司原料产量大约在1万吨左右,80%的数量要在公司内部消耗。在未来的市场战略上,后谷咖啡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通过咖啡吧、超市、自动咖啡机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打开国内庞大的市场;产能方面,计划在未来八年时间里实现年产10万吨咖啡速溶粉出口规模,出口额达50亿人民币。“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后谷’也成为世界著名的咖啡品牌。”
该公司启动的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建设项目,必将改变云南咖啡产业的供货格局,变单纯的原料出口而走精深加工路线,这将是叫响民族品牌,领跑中国咖啡产业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对优化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中国咖啡产业品牌竞争起着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该公司也会通过与星巴克等国际知名大公司的战略伙伴等合作,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
拟建中国咖啡产业园
2009年3月,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会见了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相入。仇和谈到,咖啡种植、研发、加工市场潜力很大,希望针对咖啡的引导型消费特点,抓住当前建设低成本、用工低报酬、材料低价格、银行低利息的投资最佳时机,选择昆明建设咖啡创新研发和深加工基地,尽快投资、迅速落地、早日开工、一步到位。
熊相入认为,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咖啡量为3杯,而同样习惯以饮茶为主的日本则达300杯。中国咖啡市场的潜力巨大,而云南有近一千万亩地适合种植咖啡,目前只有400多亩用来种植咖啡,并没有充分用来发展咖啡种植。熊相入当即透露,欲选择昆明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深加工出口,用3年左右创造千亿元产值,在昆打造世界最大咖啡深加工基地及中国咖啡产业园。
后谷咖啡的海外市场
后谷咖啡主要向雀巢、星巴克等国际咖啡巨头提供原料,且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后谷咖啡主要还是靠出口,其中70%的速溶咖啡粉出口到海外市场。”熊相入告诉记者。
2008年10月在全球金融危机,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却率先提高了咖啡原料的收购价格,以较2007年同期上涨涨幅29%的价格收购咖啡鲜果。对于金融危机企业生存压力重大的背景下,率先提高鲜果收购价的质疑,该公司董事长熊相入解释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几乎没冲击咖啡产业,出口额反而增加了。后谷咖啡品质高,价格适中,得到众多国外咖啡大采购商的青睐。德国人非常喜欢云南的小粒咖啡,因为带果酸味,像喝果汁一样享受。我们不担心销售,只担心产品是否能供上。”
编辑:邓京荆 来源:中国日报社驻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实习记者 郭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