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8月29日,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会议在三峡工地闭幕,会议同意三峡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通过验收。这标志着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中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三峡工程可以全面发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
本次验收是三峡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前的一次全面检验。验收的范围是大坝导流底孔封堵工程、大坝泄洪表孔完建项目、初期蓄水验收及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验收遗留尾工项目、临船改冲沙闸下游消能防冲工程。检查的项目为大坝泄洪表孔、深孔、排漂孔、排沙孔及其金属结构设备的运行情况,左、右岸电站进水口闸门及启闭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船闸运行情况、各建筑物初期蓄水运行情况及分析评价、正常蓄水(175米水位)实施方案和葛洲坝枢纽下游供水措施落实情况、近坝区地震台网运行情况。
为做好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于2008年7月上旬完成了三峡三期枢纽工程175米水位试验性蓄水检查工作,提出了检查报告。今年6月,专家组对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及枢纽运行情况开展了现场调研,提出了调研报告。8月23日至26日,以潘家铮院士为组长、由国内近50位权威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三峡坝区进行了正常蓄水(175米水位)技术预验收,提交了技术预验收意见。同时,中国工程院也组织专家对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进行阶段性评估,认为三峡工程质量总体优良,已具备175米试验性蓄水条件。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和形成验收意见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8月26日至29日,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在三峡工地召开三峡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会议,形成并通过了《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鉴定书》。
鉴定书称,三峡大坝导流底孔封堵工程、大坝泄洪表孔完建项目、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下游消能防冲工程已经完成,无遗留尾工。至此,除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外,初步设计中的所有项目全部完成。《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和《三峡工程2009年试验性蓄水方案》已制定,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枢纽验收组认为,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的条件已经具备,同意验收。
8月26日,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枢纽工程验收组组长、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验收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他说,这次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对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的全面总结,是三峡工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的关键环节,是三峡工程按照设计规模全面建成的重要标志。本次验收通过后,三峡枢纽工程将按正常运行的要求进行调度和管理,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通航等综合效益。要加强监测维护,确保三峡工程安全运行。优化工程调度,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掌握泥沙规律,保证水库长期运行和下游河道稳定。统筹开发保护,切实加强三峡库区水资源管理。切实用好管好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让三峡工程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水利部副部长矫勇,验收组副组长、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验收组副组长王武龙、魏山忠、曹广晶,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清、林初学,纪检组长于文星、长江电力总经理张诚及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代表出席验收会闭幕式。
李永安说,这次验收的通过,标志着三峡工程除升船机外,其他所有建设项目按期完成;标志着三峡工程按照设计规模,将全面发挥其巨大综合效益;标志着三峡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是三峡工程进入新的、以运行为主的阶段的历史性标志。
潘家铮说,正常蓄水位(175米水位)验收的通过,为枢纽工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的一份最好的礼物,也标志着三峡工程可以全面发挥综合效益,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验收以后,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工程和新增的地下电站工程需要继续建设,已建成的枢纽工程需要全面监测、精心维护、安全运行,长葆青春,使三峡工程能通过大自然和历史的考验。
编辑:宁波 来源: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通讯员 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