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峒——传说中瑶族的发源地
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群山怀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顾名思义,千家峒就是指生活着上千户人家的山间小平原。
传说中的千家峒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四周被五岭中的都庞岭与萌渚岭环抱,仅有一个岩洞维系着与外界的沟通,这个岩洞指的就是千家峒入口处的穿岩。即使已被弃置,但她依然完好地存在着,依然坚强地见证着千家峒的沧桑变化岁月轮回。
紧临穿岩的古战场据说是千家峒瑶民与元朝官兵生死抗衡之地,往昔战马的嘶啸与兵器的碰撞只能藉着巨石垒就的战墙去想像了,在狼牙犬齿般的岩石上游走的山羊倒是带来了一派祥和的气氛。这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观景之地,站在古战场上,千家峒的大半个身影即刻现于眼底。就是这个葫芦状的小小盆地,却蕴藏了千千万万瑶民的返乡之梦。作为天下瑶族的发祥地,如同麦加在伊斯兰信徒心中的地位一样,千家峒也是全世界300万瑶民梦绕魂牵的圣地,他们总是企盼着有朝一日可以返回祖居地,体验先祖在这里的快乐和怡然自得。
瑶族文化好比一道瑶家油茶,只可用心去细细体味,豪饮或是粗酌都难以品出其中的香甜。除了瑶族文化,悬崖飞瀑与原始森林构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时常听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千家峒让人体会的则是仁者与智者的对话。
在中峒与上峒的交界之处,循着山涧溪流而上,溪水的清秀与峡谷的险峻自然会让你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途的若干水潭也能让人不由自主的萌生戏水的冲动。但最能摄人心魄的还是藏于高山之颠的大泊水瀑布。她是如此的让人震憾——让人震憾于她的大气与霸道。瀑布从山顶的峡谷飞奔而下,垂下一帘高近百米宽逾二十米的水幕,水流与岩石激烈碰撞后发出振聋发聩的绝响,溅起的水花霸占了方圆百米的地盘。她全然没有沿途景致小家碧玉般的婉约,她是如此的霸道,激起的水雾虽然清爽,但却气势逼人,让你难以接近,只能站在远处安然地欣赏。
天女散花瀑布与大泊水瀑布又有所不同。虽然一瀑三跌具有不凡的气质,瀑布的气势也并不逊色于大泊水,但攀爬途中的景色却更让人留连忘返,颇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整片的参天古树把绝大部分阳光拦在半空,只透下来几缕斑驳的光点,年幼的乔木与矮小的灌木就在树阴的照顾下无忧无虑的成长,顽强的老藤也攀着粗壮的树干顺势而上,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劲头,这样的场景之下,原始次森林的郁郁葱葱与幽静氛围立马就印在了脑海之中。潺潺流水所引发的意境很容易触动心底的情愫之弦,和着鸟语虫鸣,也许会让你怀疑起此景此情的真实性来,以为只是眼神游离在山水画中而已。
在千家峒里,受着瑶族文化的熏陶,享受着徜徉于青山碧水间的闲情逸致,这样的千家峒不仅仅是瑶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我梦中的世外桃源。
瑶乡黄村的老屋
黄村的老屋建筑很别致,像这一座,弧形的墙体,墙中间露出一排滴水孔,以排出瓦槽的雨水,很有特点。这些老屋因地势而建,各有个性,不是那种房舍样式雷同的小村。
早先村里,还是木结构瓦房较多,使用中的民居若能保持300年,巳殊为难得。现存民居多为砖瓦结构的徽派建筑,所不同的是风火墙挑檐不少巳从直线改为曲线,多了一份柔和。这些老屋,一般都建于清朝乾隆之后,不过一两百年。
从正门进入往往仍是天井,瑶家官宪人家少,门楼简陋而往往没有雕栏的楼房。而汉族古村上甘棠,则不同黄村。那里有同族而居的大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