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文化|地方企业|节会|人事变动|
  各地新闻: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西双版纳打造“活的傣族文化博物馆”
2009-12-10 13:05:25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橄榄坝的傣族园,游客可以领略傣族文化,感受傣族泼水节,观赏傣族织锦、慢轮制陶、傣首饰加工、榨糖等民族手工艺制作活动。而鲜为人知的是,村民们住傣楼、穿傣装、过傣节、制作傣族传统工艺品,都可以领“工资”。

全国首创“公司加农户”发展模式的旅游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从建园至今已走过10年历程。西双版纳傣族园总经理范文武说,村民世代居住的干栏式竹楼建筑群落,自然生态环境、百年古木、田园风光以及村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佛教文化,一草一木,都是景区的亮点。今年园区又开发出了傣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目的就是向世界展示一个保存完好的傣族文化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是活的。

据介绍,傣族园所辖5个村寨,即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在历史上是土司和贵族的直辖领地,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各种傣族文化和习俗保存较好,并代表了整个傣族发展的一个缩影。

傣族园内现有村民338户1458人。从2005年开始,村民旅游人均收入首次超过了5000元,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而住干栏式建筑的140户村民,每户都一直享受傣族园景区发放的每年4000元补助。

范文武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最关键的是人的保护。傣族园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和帮助,只有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保护的工作才能继续下去。

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思路,傣族园公司征用村民的土地租金一年一付,不买断。这样使村民与公司之间保持长期的利益关系,关心和支持公司的发展。公司462名员工中,70%以上是招用村寨村民,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劳动就业,使村民由农民变成了工人,每月增加了工资收入。公司还无偿为村民提供果苗,传授专业技术,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水果示范基地;一方面使村民庭院经济成为景区的一道风景线,一方面又可使村民种植的水果在市场销售中获利。

“每天在傣族园里转悠转悠,打扫一下卫生,一个月可以有460元的收入,家里的活也不耽误。”来自曼乍村的37岁的玉丙说。

近两年来,五个村寨还各有侧重地开展织锦、傣首饰加工、制陶、榨糖等民族手工艺制作活动,开发旅游纪念品,既增加了景区的游览项目,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村民广泛参与的大规模的赶摆、放高升等活动,让傣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成为景区的重要活动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很多傣族群众面临是居住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化楼房的选择的时候,傣族园内同样有大约20%的村民想住现代楼房。

23岁的傣族女孩玉儿囡在一家傣味餐馆打工,她说:“版纳这么热,我们也想吹空调,但竹楼到处漏风,明显吹不了空调。另外,现在还和父母睡大通铺的话,有点不好意思了。”

为了保持原生的村落面貌,在满足游客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需要的同时,满足部分村民追求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傣族园公司预计3至5年内在景区以外,征地500亩,建造傣家住宅新区,小区的整体设计以绿色为基调,建成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小区。

范文武说,傣族的宗教、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干栏式建筑特征等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族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文化的载体即人的需求。

来源: 新华社 编辑:邓京荆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专题
百万空巢老人关爱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12月11日,第六次红都瑞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会暨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开幕式在首都北京江西大酒店三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详细
点击排行
  上海普陀原区长蔡志强涉巨额受贿被移交司法
胡锦涛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