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文化|地方企业|节会|人事变动|
  各地新闻: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秦光荣:感悟造化天道 涤荡尘世心灵
2009-12-11 11:23:04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敬畏自然

与大自然的磅礴之势相比,人的力量还很有限。中华先哲的儒、道、释三家,都强调尊敬自然,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生存的最高境界。道家学说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和“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庄子身体力行并发展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等观念,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应该使自然服从于人的意志。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森林是我们的头发,河流是我们的血液,高山是我们的头颅,大地是我们的胸膛,自然万物都因有灵性而受到尊重,尊重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大自然玄幻莫测,让最发达的科学技术也无能为力!大自然具有神秘无穷的力量,纵使人类具有上天入地的本领,但在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面前,人类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云南省有一座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据传说,当登山队攀登时,当地居民告诫他们神山不能攀登,否则大自然将会发怒。不知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真的发怒了,10多名携带先进登山设备、有着丰富经验的登山队员被大雪悄无声息的埋葬,让能利用发达科学技术上天入地的人类至今未能实现登顶梦想。人类利用气象卫星、太空遥感器和超性能计算机等先进技术预测天气,仍然会出现误差,而诸如蟋蟀、蜻蜓、蚂蚁、燕子等许多动物却能对天气变化做出准确的反应。蟋蟀夜间高唱“唧唧”声,预示明天是个好天气;蜻蜓空中上下飞窜,预示一两小时后将有大雨出现;蚂蚁关闭蚁穴洞口,表明雷雨即将来临;燕子三五成群低飞,预示着天要下雨。这些动物是怎么做到的呢?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频频发现的神秘麦田怪圈,是大自然奇异的力量形成的吗?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能在事情未发生前先知觉事情的结果?这种未卜先知的直觉或是“第六感”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知识体系下仍然找不到答案。

大自然鬼斧神工,让最唯美的艺术也欲施而不能。大自然具有神奇的艺术能力,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许多杰作,人类望尘莫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绵延千里的东非大裂谷、汹涌澎湃的亚马逊河、瑰丽壮观的“三江并流”、天造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以至我们的先哲不得不发出“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感慨。

大自然气吞山河,让最先进的武器都汗颜。在浩瀚的大自然里,人类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一场台风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颗2万吨级的原子弹;汶川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地壳运动,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000多枚原子弹的爆炸所产生的能量……难怪这些灾害能使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瞬间吞噬数万人的生命。

我们今天主张敬畏自然,就是要充分尊重自然,对自然存“敬重”之心。云南人民富有这种良好的传统。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他们崇拜火,崇拜太阳,崇拜大山。当今,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中也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敬重之情。如云南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许多民族村寨都育有“神林”,他们对这种树林十分崇敬,严禁砍伐。纳西族的东巴经中还有“不得在水源地杀牲宰兽、不得随意丢弃死禽死畜于野外、不得随意采土挖石、不得在生活用水区洗涤污物;不得在水源旁大小便;不得滥搞毁林开荒”的戒律;立夏过后实行“封山”,禁止砍树和狩猎。云南文山州的一些壮族和瑶族地区,对奇花异草、奇藤怪树,视之为神加以崇拜;傣族认为大象是神圣的动物,杀死它们会受到惩罚。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为各民族的发展营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我省人与自然和谐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积淀。

敬畏自然,还需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四季更替、太阳东升西落、电闪雷鸣,人类都无力改变。秦始皇违背了万事万物有生就有灭的自然规律,结果遍寻不着“长生不老药”;“大跃进”时期人们不顾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炼钢铁超英赶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态恶果。试想,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森林,森林砍伐光了,那将会引起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我们的土地全部被污染了,那全球60亿人口和其他生物将如何存活;如果我们不加处理地向大自然排放废物和废气,这些废物中的有害成分进入农作物和水生物,将重返到我们餐盘中;如果水资源遭到污染,如果不加处理地向大气中排放废气而破坏了臭氧层……届时,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又能走向何方。电影《后天》里描写了一幅南北极冰山融化,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北大西洋洋流停止流动,印度出现罕见的飘雪等可怖场景。最近在全国热映的《2012》,描述了滔天洪水淹没雪山、埃菲尔铁塔瞬间倒塌,全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场景,值得我们深思。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本身!为了人类的将来,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应从历史的灾难中吸取教训,不断深入探索自然规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放在重要位置,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让我们七彩云南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地下宝藏得到有效保护,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依旧能呼吸上清新的空气、饮用洁净的水源、拥有良好的植被和秀丽的景观,永享“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多样性王国”的美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专题
百万空巢老人关爱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实施并不断完善一揽子计划,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浪中,通过多种措施维护百姓利益,让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详细
点击排行
  打击网络色情须倡导社会公共责任
手机黄毒陷入四面楚歌,“房东”当为主唱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