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已于1月1日起实施,新政策一出台,立即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新政策规定,参保人员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那么,新政策的颁布如何保障参保人员权益不受损害呢?从中国政府网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单位缴费跨地区转移,是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资金关系,不影响个人养老保险权益的累积,也不影响个人养老金的计算。
算账
转移养老保险不会亏
以一名在津工作三年的农民工为例,按照每月工资1500元来计算,他要缴8%的养老保险费,即每个月缴纳120元,一年缴纳1440元,他的个人账户现在应有4320元,企业统筹账户约有万余元。如果该农民工退保,4320元将被退回给个人。如果这名农民工办理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仅个人账户不会减少,企业统筹部分也会转出,为日后领取养老金奠定了基础。
按照目前养老金计算办法,如果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者单位缴费平均工资是2000元,而单位是按照其本人工资1000元钱的20%来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每月要缴200元,15年共要缴36000元钱。到符合领取条件时,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000元,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000元,合并计算缴费基数大体是1500元,每缴费一年是一个百分点的权益,缴费15年的话,等于每个月参保人可以领取225元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加基础养老金,大体是每月330元,一年3960元。
关注
缴费时间越长待遇越高
据介绍,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今后主要由个人缴费形成。目前,本市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缴费工资的8%。按照本市养老保险规定,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从目前情况看,职工缴费基数越大,数额越高;缴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积累额就越高,退休后按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国家制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体现了养老保险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激励作用和效率原则,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缴费额越多,退休后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就越高。
现行政策规定,1997年底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后退休的职工,按月享受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补贴”四部分组成。如果间断缴纳养老保险费将影响职工退休后享受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不间断缴费情况下职工退休时,以退休年度的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基数。
间断缴费影响养老金待遇
职工退休时每月享受的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享受的过渡性养老金=职工退休时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点工资×职工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每月享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但1999年1月1日后因各种原因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未再继续缴费的,退休时,要以职工间断缴费年度的上年和退休年度的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平均值作为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基数。即:基础养老金=(间断缴费年度的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年度的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20%;过渡性养老金=(间断缴费年度的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年度的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职工本人平均点工资×职工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
某职工在职期间每年以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规定比例缴费, 2001年2月退休,退休上年度(2000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916元,如该职工在职期间未间断缴费,则每月享受的基本养老金为618.10元。如该职工从1999年1月份开始间断缴费至退休,则每月享受的基本养老金为441.15元。根据相关计算公式,间断缴费时间越长,对退休后享受的待遇影响越大。
如果从缴费支出与获得养老金待遇相比较,不间断缴费对职工还是非常有利的。以上述数据为例,该职工如不间断缴费,两年零两个月缴费支出总额为5449.60元;而退休后,按平均寿命75岁计算,则15年内多享受养老金为31851元,两者相抵后可多得26401.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