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就医更方便
对患者而言,公费医疗的改革解决了门诊不能报销、报销周期长、异地无法就医等问题。平谷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长青举例说,改革前,在职公务员每年门诊报销费用只有350元,退休的每年600元,由人保部门发到个人所在单位,绝大多数单位直接把钱发放给个人当福利。结果“没病的干得350元,有病的报销不了”。原本针对突发病情或大病的统筹金没有发挥正常作用。
改革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不仅超过门诊起付线1800元的部分可以报销70%至82%,住院报销的比例也在87%至97%,整体统筹下来,个人报销的费用与之前相比有增无减。
从就医选择来看,退休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据悉,平谷公费医疗人员此前看病只能到平谷医院或平谷中医院。家住其他区县的患者被迫往返于两地之间,劳人伤神。改革后,门诊按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报销,个人可从全市1800家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5家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其中A类、专科、中医医院免选,约190余家),费用随时申报,异地随机就医。
因此,说起平谷的公费医改,刘忠认为这是一个全方位受益的好事,真正达到了国家满意、区政府满意、个人职工和单位满意。不过,他认为,平谷的试点经验并非适合所有区县,但对延庆、密云等财政实力较弱的远郊区县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忠说,今年,该区准备把医保报销的比例进一步扩大至80%至90%,在职职工报销起付线下降500元,让更多的人受益。
■观点
减少特殊待遇才能制度公平
北京今年要实现区县公费医疗制度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这在国内省市中算是走在前列。而首都独特的旗帜作用,也必将引领更多地区跟进,为各地这一改革提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逐步让公费医疗制度过渡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现出了一种分配的公平原则。因为对于众多企业职工来讲,公费医疗早已离他们远去,大学生公费医疗待遇也正在逐步取消。对于以公务员为代表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改为参加职工医保,彰显出他们所享受的个别特殊福利也正在逐步淡去。
不过这位专家也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在医保体系中,今后要逐步减少给予公费医疗者的额外特殊待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制度的公平。
■背景
公费医疗改革进程
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公费医疗人员应按照属地原则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01年为推进本市公费医疗改革,本市启动海淀区属公费医疗参加职工医保试点,参加试点有近7万人,其中退休人员3万人。
试点人员通过建立公务员医疗补助解决了门诊和住院大额医疗费用。这一改革建立了稳定的筹资机制,保证了职工和退休人员原有的医疗待遇,得到了认同。
2009年本市确定将在海淀、西城、平谷三个区县进行进一步的试点。
海淀区将进一步调整公务员补助标准,同时先将公费医疗门诊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西城区试点侧重公费医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部流程、各种配套政策以及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标准;
平谷区主要是侧重区县财政的投入和享受人员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接受程度。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肖亭